第七課是“心無雜念,沖向勝利”。你需要根據你的優勢來經營整個公司,而不是IT。IT如何幫助公司在市場中獲勝?
有太多的人就像在海中的水手一樣。當有巨大的暴風驟雨的時候,他們拉下帆,等待狂風暴雨的過去。
我是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而美孚公司總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進行投資。當石油價格下降的時候,就是他們投資的時候——這也是他們做出最好投資的時候。但是當他們從最苦難時刻走出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運營他們的煉油廠以及石油勘探。Intel也是如此,他們也總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進行投資。
但是摩托羅拉不是這樣的,現在他們已經不再從事半導體業務了,而Intel變得越來越強。因此,考慮一下如何投資吧。不要一直等到經濟恢復之后,那時候就太晚了。你希望建設一個新的企業系統或者面向客戶的系統?那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它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做完的。
第四個課程是“為長期的目標做準備”。沒有短期的、很快就能解決的問題,你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計劃。你必須進行投資,而現在就是時機,當其他人都在后退的狀態時。你需要沖在前面,擔當領導者的角色,這樣你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投資了。
記者:讓我們再回到業務與IT領導者脫節,互相如何看待的話題。現在IT領導者如何才能夠與業務主管結盟呢?
George:John Lechleiter是禮萊制藥(Eli Lilly)的科學家,后來他成為了CEO。他就是在用信息技術與全世界的人交流,而不是靠不斷地去拜訪那些人。如果有了危機怎么辦?你如何走出去告訴人們?一些領導者正在用IT與人們時刻地保持聯絡。
未來的組織將更像互聯網,而不是像軍隊那樣的層級結構。我們正在慢慢遠離層級結構,而我們走得越快越好。我們應該更加像互聯網的結構,那里沒有一個中心點,讓所有的東西從中產生。但是在節點和系統之間它們更具有互動性。那才是人們運作的方式:在7×24小時的基礎上。
同時我也是Target公司的董事會成員,Target公司有40萬名員工,大部分都在美國。但是它讓人們在遠東或者非洲進行采購,而且它要與那里的人實時保持聯系。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希望貨物能夠快速地運到市場中來。如果他們能夠在3周內拿到貨物,而競爭者用了3個月,那么Target就會打敗它的競爭對手。他們看到了趨勢——他們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同時也知道在哪里他們應該快速行動。
高管需要成為熟悉IT的人,了解如何才能夠使IT成為他們戰略中的一部分。很多IT主管會考慮IT策略,但是我并不認為他們能夠有效制定。這有關一個公司的戰略,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獲得競爭優勢。
記者:那么在類似于互聯網的這種架構中,CIO的機會在哪兒?
George:其中一部分在于教育他們自己的員工。高層的管理者需要與比他們級別低的員工進行更多的互動,因為這些員工可能熟悉互聯網或者技術。讓你的助理幫你打印郵件并不是問題,但是這很蠢。你應該走出去,你必須掌握一切。好的管理者不會手足無措,因為IT會幫助他們更有效率。當他們看到IT真的很管用的時候,就會變得興奮起來。
第六節課是“你在聚光燈下,要找到真正的方向”。現在的一個詞匯叫“透明”。所有的事情都是開放的。那就是為什么我說我并沒有關注IT安全,那應該是隱藏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不想傻到要每隔30天換一次密碼。等著IT警察過來跟我說“請換密碼”,但是我并不能跟蹤我所有的密碼。如果美敦力在阿根廷有一個產品問題,所有的人都會在兩個小時內聽說,你藏不住。那些在內部說的東西會走向外界,相反亦然。你無法反抗,所以就不要嘗試了。
有的時候,你不能親身在現場,那么你如何來交流呢?如果在比利時的一個工廠里發生了火災,你如何與他人溝通?你可以利用IT工具嗎?你可以用Skype嗎?IT要能夠讓你與工廠廠長進行聯絡,告訴他們,“危機面前,我與你同在”。
記者:但很多CIO都說,沒有人能夠在危機中躲藏起來。
George:在以前,我們說“要么領頭,要么跟隨,要么靠邊站”。我希望看到IT主管來領導我,因為我不是一個IT專家。
在業務當中最浪費時間的是什么?空中旅行,尤其是跨國的。如果我與中國的衛生部部長有一個會議,我應該就去到那兒。但是我不能總是飛往中國,只是為了參加一個兩個小時的會議——這要花掉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所以我們為什么不能召開視頻會議呢?我為什么不能利用IT來幫助我呢?
當我領導美敦力的時候,歐洲的一個首腦是我們顧問委員會的一員。我不想讓他每兩周來一次Minneapolis參加會議。我希望他能夠跟他的客戶在一起。這樣他只需要通過視頻會議來參會就可以了。對于他來說雖然這有6個小時的時差,但是至少這樣可行。利用像視頻會議這樣的工具要比打電話感覺更好。這些工具非常容易得到,但是很多人都不用它們,我不知道是為什么。
記者:你提到你是多個董事會的成員。那么CIO或者說是IT在董事會上能得到什么樣的關注?
George:你不經常看到CIO,但是你每天都會看到你的工作。如果沒有這些工具,Goldman Sachs(高盛公司)就活不下去。但是以全球的視角來看待它的影響——準確地知道每時每刻世界都在發生什么,讓他們的高管知道發生了什么,這樣他們就不必去交易所 ——他們可以有裝在口袋里的工具來使用。很多公司都處于領導地位,比如高盛,他們看到的是趨勢。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能夠避免次貸危機:他們在2007年早期就看到了。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好的IT工具,他們就會喪失機會。其他的公司在18個月后仍在調查次貸危機,但是高盛已經退出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時機是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