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的模式與對策
時間:2012-03-14 15:35來源: 作者:王先慶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發達繁榮的城市都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商貿中心。沒有商貿,就沒有城市的繁榮繁華。尤其是在工業化中后期,商貿流通業將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性產業。工業強市,商貿旺市。如何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將成為一個城市決勝未來、領航區域、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決策。然而,是否所有的城市都適合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是否所有打造商貿中心的決策和行動都能取得預期的成功?如何選擇適當的推進模式加速商貿中心的形成?本報告將對此做出探索性回答。 本提綱是2011年12月21日,應江西瑞金市委市政府邀請,為全市領導干部和重點企業舉行的商貿知識講座的部分內容,實際演講內容,根據考察了解到的情況,在當天進行了大量調整。 一、明確商貿中心的內涵與特征 現代城市的商貿中心,是在市場經濟的發育成長以及城市化進程中,由于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快速變動而逐步形成的商貿要素集聚和擴散中心。這些要素,包括各種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商貿業態、密集分布的商貿設施、較大規模的商流和物流、人氣旺盛的客流和人流、高效及時的信息流等。 根據銷售規模、營業面積、企業數量、品牌層次等,商貿中心所產生的吸引力、輻射力的能量是不一致的,據此,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國際都市型商貿中心、區域性商貿中心、社區性商貿中心。 二、商貿中心發育成長的條件與約束因素 除了市場經濟發育水平、工業化進程等一般因素外,一個城市能否形成區域性商貿中心,還與其產業基礎、人口規模、地理區位等密切相關。只有當條件逐步具備時,商貿中心才能真正形成。任何非理性的盲目決策,都可能導致打造商貿中心的努力失敗。  三、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的主要模式 主題商業地產帶動:浙江義烏模式 龍頭企業資本撬動:廣東潮州模式 政府規劃引導推動:重慶江北模式 特色市場聚集拉動:廣東樂從模式 四、中小城市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的五大對策 品牌展會 商貿旺市 資本擴張 商貿總部 借勢造勢  附:“商業貿易中心建設”專題講座舉行王先慶主講 記者夏偉 本報訊12月21日,我市舉辦“商業貿易中心建設”專題知識講座,廣東省商學院教授、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先慶主講。賴曉嵐、陽純普、彭強、陳萍等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領導參加學習。  王先慶以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商貿”及“商貿中心”的定義、打造“商貿中心”應具備的條件、成為“商貿中心”的系列標準、我市打造“商貿中心”的優勢等問題,對我市推動產業轉型,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提出指導性意見。王先慶認為,我市打造區域性商業貿易中心城市具有明顯的地理優勢。 參加學習的還有: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市委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市直、駐市各單位專職(黨組)書記、行政主要負責人等。 
|
------分隔線----------------------------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