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您辛苦了!這是我親手做的比薩,您趕緊試試吧!”來自廣西南寧的楊璐榕小朋友舉起手里熱氣騰騰的比薩,放在媽媽嘴里,孫少清第一次吃到了女兒親手做的美食感動得熱淚盈眶。 8月9日上午,在淘金必勝客餐廳里,來自南寧、白色市兩地留守兒童30個家庭進行了一次與眾不同的歡聚,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扮演了一回必勝客餐廳的服務員和廚師長,而他們的父母則轉換了身份,從日常繁忙的工作崗位上走下來,成為了“被服務”顧客;短短兩小時讓孩子們以這種身體力行的方式來感謝親恩,收獲成長,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工作的不易。
讓孩子們在必勝客餐廳參與到“小小職業體驗營”的活動,體會角色的轉變,是2018年廣西農民工留守兒童暑期赴粵與父母團聚親子活動的其中一個特別安排。此次活動由廣州市總工會將與廣西區總工會合辦活動,組織百色等地的留守兒童來廣州,與他們的父母團聚。廣州市總工會全程策劃、組織相關活動,通過基層工會與相關用人單位協調,讓參加親子活動的家長安心與孩子相聚,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久未相見的父母身邊,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黏合情感“斷裂口”,滿足情感交流。一連三天豐富的行程包括參觀地鐵博物館、逛北京路、也走進了嶺南印象園、廣東科學中心、必勝客歡樂餐廳等地,孩子們開拓了視野的同時,也充分了解父母工作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為留守在家鄉的孩子立志成才,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上了生動的一課。 在必勝客餐廳里,小朋友們穿好圍裙帶上廚師帽,一個個小小廚師亮相,她們打量著彼此,樂個不停。鮮艷整齊的服務員制服、干凈清新的綠色廚師帽和圍裙,利用“職業變裝”的機會,孩子們告訴媽媽“看,我長大了!” “原來在必勝客迎賓需要面帶笑容,親切有禮!” “盤子要放在正中間,左邊放叉,右邊放刀,這樣的擺盤才是最正確的!”隨著必勝客服務員姐姐的指引,小朋友們變身成為一名小小服務員,在他們很快掌握了服務員的基本禮儀、禮貌用語等技巧,都躍躍欲試要走上“工作崗位”。在餐廳里變成“顧客”的媽媽們,看著自家寶貝變身小小廚師長和服務員,認真學習迎賓、帶位、奉水、點餐和送餐的基本禮儀和禮貌用語,自豪和欣慰心情喜形于色。孫少清表示:“這次活動讓寶貝角色轉換,變身小小服務員,體驗為他人服務的樂趣,提升了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家人朋友的意識,我覺得十分有意義。”
芝士、玉米、火腿腸、番茄醬、青椒.....一盤盤比薩的餡料放到桌面的時候,孩子們歡呼了起來。小小廚神們按照程序往比薩餅底上放上各種自己喜歡的餡料,大功告成后,迫不及待的請廚師長把自己的“作品”送進后廚烤制。“工作”了半天,看著金黃色的比薩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小朋友們早已垂涎欲滴,但每位小朋友都把自己做好的比薩先送到給爸媽品嘗,活動現場洋溢著溫馨的場面。
“機會難得啊!” 孫少清感慨道,與孩子朝夕相處,填補了跨距離的思念,似乎也走進了孩子的內心,感覺到孩子長大了。“我知道,爸媽到廣州來打工,是為了我將來的生活過得更好。”看著媽媽吃著噴香的比薩,小璐榕也理解了父母辛苦付出的含義。必勝客相關負責人表示, “必勝客兒童職業體驗營”是必勝客重點打造的社區親子體驗項目,旨在培養小朋友從小愛動手、愛分享的好習慣,推動更多家庭享受周末共融時光,相信這次不一樣的歡聚也給廣西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