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今天公布的2018/19財年業績依然未見起色,管理層更表示香港社會事件影響巨大,但由于當地業務占比不高,該集團仍能維持2022財年的業績展望。 思捷環球執行主席柯清輝在港股盤后的全年業績發布會上指出社會事件使香港門店客流銳減四成,從而沖擊了當地銷售。目前香港因租金高昂而只剩下不超過五家獨立門店,因此對集團整體影響輕微。 在截至6月30日的財年內,思捷環球收入同比下滑16.3%至129.32億港元,按本地貨幣計算的跌幅為12.9%,自2016財年以來收入跌幅首次低于銷售面積的減幅(2019財年為14.3%)。同店銷售按年下降5.9%。 最大市場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地區在下半財年都有所改善,亞太區數據則因為退出澳洲和新西蘭市場的策略而惡化。亞太區只占集團收入的9.5%,首席執行官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 在發布會上強調他們非常重視亞洲市場,現在超過3/4的產品設計迎合中國消費者。 全球電子商店收入按年減少6.6%至37.28億港元,比重從2018財年的27.0%進一步提高至28.8%,當中96.5%的收入來自歐洲市場;亞太區只有1.31億港元,由于退出了澳新市場和天貓旗艦店客流下降,收入同比大跌38.2%。 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 透露思捷環球已經決定合作Salesforce Inc. 升級電商業務,預計明年春季首先在英國上線新平臺,并從年中開始推廣至其他較大市場。 全年凈虧損從2018財年的25.54億港元收窄至21.44億港元,包括店鋪關閉及虧損性租賃的額外撥備及固定資產減值合共10.05億港元、精簡人手計劃的一次性成本3.54億港元、以及存貨撥備1.59億港元。基礎業務的經調整息稅前虧損則從上財年的9.09億港元下降到5.87億港元,主要受惠于開展重組后經常性開支按本地貨幣計算減少了16.6%。 截至6月30日,思捷環球仍擁有凈現金32.8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45.21億港元減少27.4%,存貨結余則大幅下降19.6%至18.45億港元。該集團無負債,董事會決定不派息。 過去一年思捷環球結束了169家門店,接受減租和縮減面積的門店也分別有14家和3家,截至年底全球直營零售店鋪總數為429家,另外20店會在當前2020財年內關閉或減租。 思捷環球在2018年11月發布了從強化品牌形象、提升客戶體驗、優化推出市場產品、重建成本基礎、改善批發模式、構建強大架構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著手的策略計劃,目標是把Esprit 重塑成為標志性品牌。 首席財務官鄧永鏞透露重組計劃順利,香港總部租金開支減少了75%,非店鋪員工總量也削減了28%?虑遢x則指出香港部分地區的店租因社會事件而有所調整,因此若局勢平息可能會考慮在香港開店; 他又強調集團沒有進一步裁員的計劃。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 在財報中表示滿意計劃的進展。“與12個月前相比,我們的處境已大大改善,”他說道,“ 如無意外的情況下”,他預計集團能在21/21財政年度前達到息稅前利潤實現收支平衡的目標。 但在發布會上,他預期當前2020財年的收入將繼續錄得11%-13%的跌幅,與此同時集團希望通過減少折扣維持零售價穩定,從而推動毛利率恢復輕微增長,未來三年的目標是毛利率提升3-5個百分點。 思捷環球周三收報1.44港元,全日下跌1.4%,進入2019年以來該股下跌了7.7%。 |
|
原標題:曾經香港頭牌的Esprit如今只剩5間店 再度巨虧 / 編輯:婉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