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對所有線下業態都造成了沖擊。 對于本就利潤微薄的線下實體書店來說,這次沖擊是致命的。根據書萌公布的《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 —— 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在1021家參與調查的書店中,有926家停止營業,而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的商家達到77.62%。自2013年以來的實體書店回暖復蘇期將宣告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大范圍的中小實體書店倒閉現象。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所有人都想要自救,而這家位于廣州的連鎖書店——1200bookshop也不例外。一周前,團隊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聲表示,1200bookshop一半以上的門店關閉,沒有任何收入來源,而保持營業的店面,營業收入不及往常的十分之一。希望消費者可以購買書店的儲值卡、文創產品或者書本盲選禮包,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其實團隊也沒有想到,這篇文章最后竟然為他們帶來了50萬元的收入。這時候50萬元,也是救命錢。這段時間一直處在焦慮狀態的創始人劉二囍也平靜了下來,“至少現在我們可以撐三個月了。”劉二囍告訴36氪。 1200bookshop在廣州有6家門店,面積從七八十平米到六七百平米不等,正常情況下每月總營收約一百萬元左右。咖啡和圖書收入各占到約40%,其余20%來自文創產品。 其中5家都開在商場里,而最早的一家門店則是一家街道邊的二樓書店,并且24小時不打烊。夜晚這里會迎來加班的上班族、復習的學生、甚至是幾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每周六晚上12點,“深夜故事會”會在這里準時開始,任何有故事的人都被歡迎前來分享,包括住在店里的流浪漢,觀眾經常會有上百人。 “我希望1200bookshop是一家有溫度的書店,大家能在這感受到人情味。這次我們能一周在線上就獲得50萬的收入,也是大家對我們這種“人情味”的回饋。”劉二囍說道。 劉二囍是在2014年創立1200bookshop的。他在臺灣讀研究生的時候,被當地人文關懷的氛圍所影響,臺灣的打卡地之一“誠品24小時書店”也成為了他“心之所向”。在臺灣徒步環島1200公里后,“1200bookshop”就在他腦海里成型了,他決定要把這種氛圍帶回內地。 但1200bookshop可能短期內不會走出廣州。 劉二囍希望1200bookshop可以跟廣州共融。建筑設計師出身的劉二囍把1200bookshop當作一個讓他驕傲的作品,他甚至把廣州融合到了1200bookshop的logo里。“希望未來有一天人們提到廣州,就會想到1200bookshop。”劉二囍說道。(ps:1200bookshop在深圳有一家小店,是和創始人朋友的工作室合作的) 1200bookshop今年也有一些新規劃,但簡單的模式復制并不是劉二囍想要的。未來1200bookshop將會推出一些主題店,比如本來已經在推進的“book and bed”主題,類似青年旅社和書店的結合,但目前因為疫情原因只能暫緩了。 疫情究竟什么時候會過去現在還無法預測,但至少人流已經開始有恢復之勢。目前1200bookshop所有門店都開始營業了,但24小時門店還沒有恢復“不打烊”,堅守到晚上10:00就閉店了。希望早日看到它在夜晚繼續為廣州點亮那盞燈。 |
|
原標題:營業收入大跌九成 廣州書店1200bookshop如何自救?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