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地產數據調研一直是一個行業難題,在過往的調研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行業報告中會出具“首層租金”數據,這樣的數據其實既沒有出處,也沒有意義。對于一項調研而言,最有意義的數據永遠都是項目的總租金收入和租金坪效。 此次通過年報搜集,整理了300多個重點商業、寫字樓、酒店的2018年租金收入,希望能夠成為讀者朋友們的一項調研工具。 1、往常有很多朋友問到租金口徑的問題,表格中所有租金數據均來自于各大企業/信托年報,租金收入口徑絕大部分均為稅后全口徑租金收入,即包含物業管理費、停車場、多經等收入,但不包含能耗費;僅有少部分企業在做租金統計時不統計物業管理費收入; 2、此處租金坪效的計算方式采用最簡單也是最公允的方式:租金收入/建筑面積/365,與日常工作中的簽約租金單價存在一定的差距; 3、建筑面積口徑均為GRA(Gross Rentable Area)口徑,低于GFA口徑;如對建面統計口徑有疑義,請參考公眾號文章《計算商業租金坪效用哪個建面口徑更合適》; 4、文中有部分酒店、百貨的平均租金計算,僅是為統一格式需要,嚴格說來酒店&百貨與購物中心&寫字樓對比平均租金意義不大,因為酒店&百貨(指高端酒店)的Ebitda Margin遠低于購物中心&寫字樓,所以最合理的對比方式還是Ebitda和Ebitda Yield。 |
|
原標題:2018年全國重點商業項目租金盤點 / 編輯:烙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