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名恒大員工在社交平臺透露了恒大計劃出售旗下1000平方米以上寫字樓、酒店、商業等物業的消息。網上還流傳出一份恒大商業物業在售清單,列出了200多個待出售的商業物業項目。 該清單顯示,在售物業類型包括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醫院、商鋪等多重類型。項目所在地區覆蓋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多個區域,其中就包括海南海花島三家酒店、會議中心以及位于三亞、博鰲的兩家醫院。而在廣東,位于深圳的恒大天璟的寫字樓、深圳恒大城市之光的購物中心,廣州恒大御景半島的酒店等項目均在清單內。 對此,有接近恒大的人士向記者證實,恒大確有出售各類商業物業的計劃,該人士表示,此輪出售屬于正常出售行為,集中推出是希望通過專業團隊去推薦銷售。不過對于前述清單是否屬實,該人士并未回應。 事實上,有拋售商業物業計劃的不止是恒大,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就曾在2019年業績會上表示,目前融創持有資產規模偏大,將會選擇性地處置一些固有資產,在價格合適的時候賣掉一些酒店、商業和樂園。 曾提出“千億商業”計劃 與融創2017年大規模收購萬達項目,全面進入商業領域相似,在2014年時,恒大也曾提出“千億商業”的計劃,并提出要打造“升級版萬達廣場”,商業資產整體規模要達到千億級,形成“商業帝國”。 此后幾年,盡管恒大確有布局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在內的眾多項目,也在全國范圍內拿下多宗商業類型地塊,但恒大并未打造出如萬達廣場一般的零售商業綜合體品牌。 恒大最近一宗較受關注商業項目是位于廣州番禺的廣州恒大足球場配套商業綜合體,該綜合體分圍繞足球場布局,恒大曾對外宣稱,足球場商業綜合體將囊括兒童世界、國際美食等8類業態,計劃引進380多個國內外知名商業品牌,將其打造為檔次最高、品類最全、人氣最旺的高端商業綜合體。 從目前來看,恒大的主業仍然是地產、健康文旅和新能源汽車,其中地產項目多以住宅開發+商業配套為主,商業類項目之于恒大而言仍屬于非核心業務資產,這類資產若進行出售,不至于形成“傷筋動骨”般的影響,但或許將有助于恒大銷售回款的增加,也有利于通過盤活存量資產促進降低負債。 今年3月底召開業績會時,恒大曾提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新戰略,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業績會上也表示,如果今年銷售回款按7000億元計算,同時土地儲備也減少3000萬平方米,就能實現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元的目標。 而在稍早前的7月1日,恒大曾發布未經審核營運數據公告,宣布今年上半年物業累計合約銷售金額達人民幣3488.4億元,同比增長約23.8%,累計銷售回款約人民幣3120.0億元,同比增長約66.5%,銷售回款完成了業績會時提出數字的44.57%。按照恒大今年的銷售目標8000億元來看,目前已完成約43.6%,尚不足一半。
附:網上流傳擬出售的部分項目的清單 |
|
原標題:恒大出售200個商業物業項目 / 編輯:婉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