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社區生鮮品牌誼品生鮮已低調進入上海,首批籌劃了三家門店,目前正處于裝修階段。 頗有意思的是,誼品生鮮上海首家門店選址在閔行區龍茗路,它與德國折扣店品牌Aldi(奧樂齊)中國首家店開在同一條街上,兩家店鋪位置相隔大約兩個紅綠燈的距離。 一位上海商界人士表示,誼品生鮮和Aldi都將首家門店選擇在這里,也說明這個商圈消費潛力巨大。《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龍茗路周邊的社區在閔行區屬于中高端商圈,每平方米房價為5-8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誼品生鮮進軍上海,創始人江建飛并沒有給上海的門店設定條條框框,而是讓門店合伙人根據當地消費水平“自由發揮”。 誼品生鮮進入上海還有一大便利條件是,江建飛本人曾擔任永輝華東區總,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熟悉上海市場。江建飛同時也創辦了一個快餐品牌弄堂咪道,目前在上海也開出了十幾家門店。 隨著誼品生鮮相繼進入北京、上海后,深圳也成為其下一個目標城市,這意味著誼品生鮮的一線城市狙擊戰正式打響。 成立兩年來,誼品生鮮進入了合肥、成都、貴陽、南京、北京、武漢、重慶等11個城市,并計劃在2019年開出1000家門店。其中垂直供應鏈、合伙人模式以及折扣生鮮店等要素,是誼品生鮮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賣點。 這也幫助誼品生鮮拿到了由騰訊領投的20億元B輪融資,為社區生鮮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單筆融資。今日資本徐新表示,創業就要做細分市場中的第一。類似于誼品生鮮這樣的社區生鮮品牌,規模化要求決定其必須走向全國擴張,而進駐一線城市或將成為其品牌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但問題在于,永輝云創、叮咚買菜等與誼品生鮮聚焦類似客群的生鮮品牌,也是今日資本的下注對象。 誼品進入上海,引發諸多猜想。比如,誼品生鮮模式在二三線市場主要以門店為重,如今到了上海等快節奏城市,消費者被多種多家平臺培養,這是否會促使誼品生鮮加重線上比例? 再比如說,誼品生鮮主打生鮮折扣模式,其目標客群是類似于家庭主婦這樣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那么,在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類似客群基數能否支撐誼品生鮮存活發展?它是切分了盒馬、叮咚買菜尚未覆蓋的價格敏感型市場?還是會在一線城市提升品牌定位,對標中高端市場? 誼品生鮮兄弟品牌弄堂咪道 城市擴張實為供應鏈,合伙人模式是裂變關鍵 “每天都在開店”,這是誼品生鮮擴張狀態的真實寫照。誼品計劃在年底開出1000家門店,并進入上海、深圳、福州等新城市。其主要目的是加強誼品生鮮的規模化效應,并在供應鏈層面獲得優勢。而脫胎于永輝的合伙人模式,既是保障誼品生鮮快速擴張的人才機制,但也從一定程度上為誼品生鮮穩定運營增添了風險。 作為社區生鮮業態,誼品生鮮表示對標的不是社區超市、標準超市或者類似于生鮮傳奇這樣的社區生鮮店,而是重在菜品豐富度、新鮮度以及低價的菜市場業態。為了做出具有價格競爭力的“社區生鮮折扣店”,誼品生鮮采用批發、零售一體化自營模式,向產地終端直接采購,依據銷售預估承包產能,隨后在產地進行商品分級,使一部分商品供應誼品生鮮門店,其余商品通過其批發業務板塊向外部渠道分銷。 這使誼品生鮮省去供應商環節,又能通過其他分銷渠道攤薄運營成本,從價格上、菜品新鮮度、豐富度等層面吸引消費者。據其官方介紹,誼品生鮮不設上游供應商,也放棄了進場費、賬期、扣點、促銷支持等一系列推廣費用和渠道支持。目的就是把全面自主操作供應商環節。 為了推動上述模式穩定運營,規模化要求就成為誼品生鮮的重要目標。這首先體現在一個城市中的門店密度上。誼品生鮮擁有幾十平方米、400平方米至800平方米的多種店型,多是背靠大型社區選址。當門店密度達到一定規模,在線下可以幫助誼品生鮮提升供應鏈效率,攤薄物流、加工中心等后臺成本。在線上也有利于誼品生鮮在高密度開店的基礎上通過誼品到家APP發展到家業務,使其與自提、到店兩種服務形式有機結合。 打開誼品到家APP會發現,誼品到家也在“整合”社區早餐店、便利店、花店、干洗店等業態的閑置面積,通過合作招商方式,與社區早餐店、花店等進行合作,在社區早餐店、花店等場內開展生鮮零售、自提業務。 而從全國擴張來看,江建飛則將拓展新城市歸因于發展供應鏈。即每進駐一座城市,誼品生鮮就有可能獲取當地的生鮮商品資源,并將其販賣到全國所有進駐城市。 “當我們到了越來越多城市的時候,我們生鮮供應鏈資源就會越豐富。可能很多區域零售商會說,供應鏈要區域發展,比如上海的零售商覺得我的供應鏈在上海,但從生鮮角度來講,上海沒有太多種菜的地方,主要還是依托服務商去服務,沒有真正做生鮮供應鏈。如果是真正做生鮮供應鏈,我認為跨區域復制在供應鏈一端難度應該不會這么大。”江建飛曾對媒體解釋稱。 隨著進駐城市增多,門店密度不斷提升,如何保證人才穩定供應也是關系到誼品生鮮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誼品生鮮采用合伙人模式來整合產地終端的供應鏈資源,通過基地直采+B2B分銷+終端零售這樣的垂直供應鏈模式來聯通生鮮產業鏈、塑造核心競爭力。而在門店層面,誼品生鮮則設置機制,允許員工入股,以利潤分成來發展合伙人團隊。 這樣操作的優勢是增強員工積極性,使鏈接消費者的最后一端能夠展示出更好的服務效果。同時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大規模拓店過程中的資金壓力,使員工與誼品生鮮形成利益共同體。這也促使員工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下完成技能傳授,保證團隊的新鮮血液供給。 但合伙人模式同樣具有風險。其典型弊端即在于合伙人收入完全與經營業績掛鉤,盈利時皆大歡喜,一旦出現業績下滑、合伙人有可能出現負面反饋。而如何保證長期穩定、合理有效的利潤分享也是對誼品生鮮總部的考驗。 “趕考”一線城市,迎來多維度競爭 隨著誼品生鮮拿到騰訊領投的20億元B輪融資,其全國擴張步伐進一步加快。此次進軍上海,籌謀深圳即可看作誼品生鮮全面打響一線城市狙擊戰。這關系到社區生鮮業態全國擴張的可行性,也是誼品生鮮與永輝、盒馬、叮咚買菜等不同業態展開多維度競爭的關鍵戰場。 此前,誼品生鮮曾表示要做北京市場,并在燕郊開出進京第一店。但關于具體的市場規劃,其官方則表示要依據門店拓展情況來定,選到合適點位邊開。只要進入市場后開店速度便會逐步提升,和誼品生鮮進駐成都、南京市場一樣。 但進駐北京、上海的意義明顯不同,這是區別于誼品生鮮此前聚焦二三線區域的一線城市,消費習慣、客群購買力、競爭對象都會為誼品生鮮帶來多維度考驗。 舉例來說,一線城市生活節奏極快,有利于到家平臺發展。而類似于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永輝生活這樣的到家平臺,均在切分著誼品生鮮的目標客群。對于主打商品性價比、側重低價的誼品生鮮來說,是繼續對標原有客群,還是適當提升品牌定位,迎合一線需求;是加重線上比例,還是繼續以線下門店為主,都是關系到誼品生鮮未來走向的重要課題。 如果持續保持低價策略,誼品生鮮的門店選址便會受到限制,它需要尋找價格敏感型客群聚集的社區商圈。即便擴大選址范圍,它也有可能直面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線上平臺。比如說像盒馬這樣的中高端品牌,也于近日開出“盒馬菜市”業態,對標菜市場業態。 而誼品生鮮旗下的誼品到家APP,對標到家服務。這在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異常迅猛的上海、深圳等城市來說,無疑再增競爭維度。就拿今年大舉進攻上海的每日優鮮來說,其投入10億資金,大規模搭建前置倉,并高薪挖來多位同行業人才;同時針對用戶提供大力度補貼,從維護老用戶的20%-30%優惠力度到吸納新用戶近50%的滿減額度,再到50%甚至高達100%的菜品折扣,例如在上海推出“0元菜”等舉措,都在一定程度上切分著價格敏感型客群。 雖然誼品生鮮有騰訊、今日資本等巨頭背書,并為其提供資源整合,但在規模化擴張進程中,誼品生鮮能否保持自我造血能力才是未來成敗的關鍵。更重要的是,今日資本不只投資誼品生鮮,還入股了永輝云創、叮咚買菜等多種生鮮業態。只要這些種子選手中跑出來一家,今日資本即成為贏家。 也就是說,誼品生鮮在資本助推下展開全國擴張,但資本不會完全為其保駕護航,其生存風險也同比增大。 |
|
原標題:誼品生鮮低調進軍上海 / 編輯:婉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