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高鑫零售披露上半年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實現531.7億元和20.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和16.8%。自阿里入股,經過近三年時間的磨合,高鑫零售的新零售轉型漸入佳境。 今年上半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增幅(排除家電產品銷售,下同)為5.7%,是2018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受此影響,高鑫零售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實現514.94億元,同比增長6.1%。 不過,上半年取得如此成績并不意味著高鑫零售的轉型已經結束。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購物便利性的訴求越來越高,社區化、小型化門店建設變得十分必要。對此,大潤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徐盛育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高鑫零售未來展店的主力將放在中型超市與小超市上,明年預計開設200家小型超市。 線上業務帶動營收凈利雙增 資料顯示,高鑫零售是國內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之一,多年來,市場份額在國內零售行業保持第一。截至今年6月31日,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歐尚兩大賣場品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運營了484家門店。不過,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在線上與生鮮兩大業務雙雙缺失的情況下,高鑫零售也到了轉型階段。 2017年11月,阿里斥資約224億港元入股高鑫零售,合計獲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引入阿里后,高鑫零售開始重點改造線上與生鮮板塊。一方面,在2018年初將大潤發賣場接入淘寶一小時配送項目“淘鮮達”,消費者可以通過淘寶購買大潤發的產品,并享受對應的配送服務。另一方面,將大潤發的家電業務剝離給蘇寧代銷,賣場專注于生鮮業務。 2019年初,高鑫零售旗下門店全部接入線上渠道,生鮮業務與門店的數字化轉型基本完成。此后,大潤發繼續接入餓了么、天貓超市、菜鳥驛站等淘系平臺,高鑫零售的門店逐漸重現活力。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高鑫零售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實現514.94億元,同比增長6.1%,自2018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受益于此,高鑫零售今年前六月實現收入531.7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實現20.62億元,同比增長16.8%。 高鑫零售在業績公告中坦言,線上客戶的B2C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并為集團的業績增長做出了主要貢獻。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線上店日均單量分別實現750單和950單,按季度環比增幅為26.66%。而去年上半年,高鑫零售線上日均單量在700單左右。與此同時,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線上訂單的客單均價分別為85元和68元,均優于去年同期。單量、客單量同步提升,B2C經營模式的獲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小型超市將成未來展店主力 事實上,從阿里對高鑫零售資本、時間上的投入來看,僅僅是生鮮業務、線上板塊的轉型遠遠不夠。 據了解,為配合公司的新零售概念,高鑫零售在2018年年底啟動重塑大賣場計劃。通過對賣場進行樞紐功能、產品品類及定位的改造,提升賣場生產量。2019年,高鑫零售旗下10家大賣場完成重構。 受此影響,高鑫零售單店銷售額逐漸回升。數據顯示,2019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額增幅為-1.01%,比2018年1.72%的降幅有所收窄。其中,線上業務銷售額增幅在90%以上。 今年年初,黃明端提出年內改造50家門店的計劃。不過,受到疫情延遲復工影響,高鑫零售后來將重構計劃調整至40家。今年3月起,高鑫零售陸續對計劃門店進行重構,截至報告期末,已經5家門店完成重構,還有15家門店處于施工過程中。上半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額增幅為5.7%。以此來看,改造之后,單店銷售額增幅可提升接近7個百分點。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公司轉型已經完成。近年來,消費者對購物的便利性訴求越來越高,加上今年上半年“宅生活”加速了線上消費心智的培養,聚焦生鮮品類、快消品類的中小型、社區化門店建設變得十分必要。 對此,大潤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徐盛育在上半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下半年,高鑫零售計劃新開7家大賣場,2至3家中型超市,4家盒馬超市,30至50家小超市,未來展店的主力將放在中型超市與小超市上。 記者了解到,這是自新零售轉型以來,高鑫零售首次明確提出向中小型超市發力。此外,徐盛育還透露:“明年展店計劃將提速,計劃新開設30家-50家中型超市,小超市200家以上。” |
|
原標題:高鑫零售發力中小型超市 明年或開店超230家 / 編輯:婉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