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蘋果終于有救了!” 村委會臨時成了貨場——村里42萬斤蘋果采摘后匯到這,再由大貨車呼呼地運到陜西西安的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以下簡稱西安產地倉)。 天貓雙十一期間,這些“花牛”將被端上消費者餐桌,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黃峪鎮宋家溝村的蘋果,也走出了霜凍的打擊和滯銷的窘境。 宋家溝村并非孤例。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采購負責人介紹,西安產地倉已經試運營。有了它,陜西、甘肅、新疆、寧夏、內蒙古五個省(自治區)水果、蔬菜都在朝此集結。今年,至少1000個偏遠山村的農產品,都是首次參與到雙十一活動中來。更快、更好地穿越戈壁,走出大山。 圖說:宋家溝村村民帶阿里數字農業人員去果園查看, 遭遇滯銷風險讓果農愁眉不展。 (圖片來源:盒馬) 宋家溝村兩件支柱農產品是花椒和“花牛”,今年花牛蘋果遭了殃,連續遭受霜凍、冰雹,大面積減產。 村民們說,更大的難題是,村里賣蘋果一直是傳統模式——各級經銷商們來壓價。前段時間,一波河南客商給大家帶來了希望,收購價很高,價格戰把眾多經銷商擠走后,這批客商又開始壓價,“價格甚至一天一降,后來干脆不來了。”村里蘋果沒人買了。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采購專家王壽好知道了這消息,他悄悄進村發現,果子的品質不錯,甜度也可以,另外,村里幾乎沒有互聯網電商的資源和通路。 跟村書記、村生產隊長和鎮里的領導說明了情況,沒過幾天,王壽好的同事杜濤進村,當天就簽了合作協議,并付了4萬元定金。 “包村,只要品質夠標準,都可以收。”當時,村里蘋果售價每斤1.3-1.4元,王壽好給出的收購價是1.6元。但采收標準也很明確,每個果子果身不能超過兩處斑點。“讓農民惠利,也不能讓消費者吃虧。” 全村共收了42萬斤蘋果,僅這一項,就讓幾十戶果農多收入十幾萬元。 不光今年包村,明年也管你們。王壽好對村民們說,明年準備跟鎮里合作,不光收果子,還要教村民科學種植,種出好果子。 圖說:11月1日晚,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西安倉內,燈火通明。 (圖片來源:盒馬) 宋家溝村的蘋果,已經被運到位于西安的的數字農業產地倉。全員接受數字化“體檢”。 王壽好說,今年,像宋家溝這樣沒有互聯網電商資源和通路的村莊,他跑通了幾十個。數字農業采購團隊及代辦隊伍合作的村子,不下1000個。數字農業和這些村莊不但有長期合作,還會派出專業的技術隊伍指導農民種植。 “正因為身后有西安產地倉,才敢有有底氣收深入這么多村莊。”王壽好介紹,產地倉無論規模還是產能,在西北地區都是最大的,全鏈路的自動化、智能化,讓水果的分選能力是傳統農業的10倍。 而今年雙十一,這些村子的農貨也將第一次走出大山,與消費者見面。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