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4日,廣州南站上出現了幾個小小的身影,他們是來自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的小學生。在2位校長的帶領下,11位小朋友懵懂又好奇地張望著這個與他們家鄉截然不同的城市,興奮又緊張的期待著“美好流動課堂”。 此次華潤萬家“美好流動課堂”,以美術教育為抓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根基,汲取優秀傳統文化源泉,將納雍的美術課“流動”到廣州的萬家門店,提高鄉村美術教育深度和底蘊,縮減城鄉美育差距,升級教育、振興鄉村。 畢節孩子廣州行 讓美好在城鄉流動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作為萬家煥鄉計劃的一部分,“美好流動課堂”公益項目緊密契合國家加強美育工作的部署,從鄉村美育課程開發、鄉村教師培訓、美術教具采購、鄉村學校美術角改造等方面入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繪就鄉村美育的“美好畫卷”,升級教育振興,讓美好真正流動起來。目前,項目已走進廣西、貴州等地多個鄉村學校。 12月,華潤萬家邀請了來自納雍縣的11位孩子開展了為時三天的“美好流動課堂”游學之旅,讓孩子們走出大山,感受美育的同時,尋找家國之美。 12月4日晚,在萬家志愿者團隊的帶領下,來自畢節的孩子們乘船夜游珠江,開啟了為期三天的游學之行。乘坐游船,享受晚餐,欣賞珠江夜景:魅力四射的小蠻腰,秀麗婉約的珠江,游船與璀璨閃爍的霓虹,構成一幅流動的畫卷,讓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孩子既緊張又興奮。萬家志愿者們熱情地為孩子們介紹廣州的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與孩子們一起發現廣州之美。 消費“煥”鄉 我為畢節農產品代言 萬家主動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自身優勢,撬動各方力量,推出了以消費扶貧為切入點的精準扶貧項目“萬家煥鄉計劃”。落地以來,“萬家煥鄉計劃”以產銷對接為抓手,完善偏遠地區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將消費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效益轉化、成果鞏固、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舉措。截至2020年9月,華潤萬家累計采購各類扶貧產品逾5.8萬噸,,采購金額逾3億元,覆蓋貴州、廣西、西藏、新疆等15個省份。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孩子們來到華潤萬家客村店,一起為來自家鄉畢節的農產品“代言”,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冬吃蘿卜夏吃姜,賽過銀耳人參湯,畢節白蘿卜9毛9一斤”、“白菜一斤9毛9,看看你家有沒有”、“畢節雞蛋13塊8,快快把它帶回家”……孩子們紛紛化身小小代言人,使出“十八般武藝”推銷家鄉特產,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 一場特殊的“廣彩課堂” 讓我們不再孤獨 “無傳承的創新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美術藝術創新的源泉,在支援鄉村美育時,萬家始終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廣彩作為廣州特色手工藝術,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2月6日,在廣州花城廣場,萬家邀請了專業的廣彩課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的廣彩課。與此同時,萬家還通過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邀請了8位自閉癥兒童共同參與這堂廣彩課,這是萬家“美好流動課堂”和“星星守望計劃”(自閉癥群體關愛項目)的首次互動。 廣彩課上,老師講述廣彩的前世今生、非遺文化,廣彩藝術風格、題材、制作工藝等理論知識。孩子們感受著廣彩瓷器的魅力,重溫廣州這座城市昔日的輝煌——“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主埠,開拓歷史視野。經過一輪賞析、理論知識的鋪墊,小朋友們用手觸摸瓷器,親手繪制廣彩圖案,直觀地體驗了廣彩這門非遺文化。 內容豐富有趣的廣彩課為來自畢節的孩子與“星星的孩子”搭建了相互陪伴、分享美好、共同成長的橋梁。在課上,孩子們結伴完成廣彩作品,在作品中一同表達著自己對美好的想象、對生活的向往。通過美術教育促進殘健共融,亦是萬家踐行“共創美好生活”責任使命的舉措之一。 未來,萬家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搭建鄉村美育的支援體系,著力將透明化、標準化的幫扶模式推廣到更多鄉村學校,引入更多幫扶手段,聯動更多優質合作伙伴,打造開放的公益平臺,盡己所能振興鄉村、賦能鄉村,成為共創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踐行者。(圖片來源:華潤萬家)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