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嘉賓合照
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吳婕秋 9月8日廣州報道)這是一場以“購物中心創新與持續經營”為主題的頭腦風暴。9月8日,由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主辦、廣州百信廣場承辦的“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廣東論壇”在百信廣場拉開帷幕。
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主席陳智致辭
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主席陳智、百信廣場董事長馬少棟、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以及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領導、廣東購物中心中心行業精英、新聞媒體近70人出席了論壇,引發所有與會者對購物中心未來走向的思考,堪稱一場思想的盛宴。
百信廣場董事長馬少棟致歡迎辭
近些年,商業地產的迅猛發展衍生了一大批購物中心,其中不乏運營能力突出的項目,如深圳海岸城。“做購物中心就是為消費者制造一個夢想空間,劇本是購物中心的靈魂,一切資源都是圍繞著劇本進行配置,細節的雕琢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據深圳市海岸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俞光華介紹,截至今年8月份,海岸城已經完成了去年一整年的銷售額,純利潤增長達到兩位數。
深圳市海岸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俞光華作專題演講
而仲量聯行華南區零售商業部負責人林世松在專題演講中指出,零售地產市場前景看好,但風險猶存。購物中心模式占據投資主導地位,約86%的零售地產資本投向購物中心,未來5年(2012年—2016年),中國主要一、二、三線城市優質零售物業總供應量達到了3200萬平方米,促使市場競爭加劇,容易引發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仲量聯行華南區零售商業部負責人林世松作專題演講

論壇現場
沙龍對話環節:購物中心的創新和持續經營的關鍵是什么?
黃華軍(第一商業網總裁):創新應與時俱進 現在大家都講創新,我們看到很多已經開業多年的舊場在不斷升級調整,一些尚未開業的新場也在提煉創新的口號。創新要與時俱進,走慢了會被消費者拋棄,走快了也容易成為“烈士”,所以這個創新的步伐和力度要把握好。 創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商品組合、業態規劃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創新是經營機制和理念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經營。
吳澤丹(麗影廣場總經理):購物中心就是要引領消費時尚 購物中心的發展要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費理念同步,要站在一個領導時尚的地位,時刻保持進步。麗影廣場過去幾年大多考慮租金的回報方面,但現在已經逐漸地把中心放在品牌調整方面,讓顧客有新鮮感。 在創新上,我們要善于把劣勢轉換為優勢,比如廣場的過道比較窄,但我們有500米的廣場展示面,所以我們商場的口號是“廣州首席風尚長廊”。在2014年,麗影廣場在外立面、綠化景觀、內部動線上都會有一個較大的調整,相信會讓大家耳目一新。而從企業人才梯隊建設、人員激勵制度等方面,麗影廣場也一直在摸索,希望給人才更大的發揮才干的空間。
李佳文(太陽新天地租賃部總監):購物中心創新要建立在完善的數據分析基礎上 太陽新天地籌備多年,即將要在9月22日開業,最大的創新就是引入了日本永旺集團旗下的美思佰樂超市。這個超市以生鮮為主打,今年年底會與廣大消費者見面,我們也很期待。為了做好太陽新天地的招商工作,我們也在國內外走訪了很多購物中心和品牌,覺得購物中心的創新應建立在完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再根據項目自身特點進行調整。
胡利萍(新光百貨副總經理):新光百貨南海店主打社區會員營銷策略 大家都知道,新光百貨于2004年9月開業,是地產商轉型做百貨的一個典型例子。新光百貨很愿意啟用新人,并給團隊很大的自由度,這是新光百貨留住人才的關鍵。新光會員制、36小時不打烊、VIP會員室等全新營銷策略的推出,也促使新光百貨在廣州打穩根基。 今年9月,我們要在南海新天地開分店,也會做一點小小的創新,主打社區會員營銷策略,在南海進行大規模的會員招募。
鐘煥琳(順聯集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創新不是核心,關鍵不要落伍 順聯集團以專業市場起家,發展至今已擁有4個專業市場,5個購物中心,2家酒店以及別的商業物業。我認為,購物中心創新是個偽命題,大家不要進行跨越式的創新,風險大于收益。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跟隨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可以謹慎地、適當地往前跨一步,創新與否,不是核心,關鍵是不要落伍。
林輝(長沙樂和城購物中心總經理):通過市場調查發現客戶需求 購物中心創新是持續經營的根本。購物中心的創新基礎源于客戶的需求,如何發現挖掘客戶的需求,有賴于一個詳盡的市場調查報告。比如說,當時我們做購物中心的時候,市場調查告訴我們,長沙缺少快時尚品牌,于是我們就引進ZARA這些品牌,后來我們又增加了餐飲休閑比例,滿足消費者需求。 而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我們也有很多創新。比如我們員工上班不需要打卡,請國內外專家給員工培訓,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自發自覺自愿地為企業去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