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本網網友在論壇發布“中華廣場整體打包20億出售 昌盛集團退出廣州市場?”一帖,引起業內關注,華南媒體紛紛跟蹤報道。11月15日,中華廣場高層首次公開給予說法。 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陳玫11月15日廣州報道) “昌盛中國由于上市受阻而遭遇財務危機,欲將中華廣場打包出售并不會影響中華廣場的實體經營,中華廣場的經營情況非常穩定,現金流充足,明年的經營計劃也不會改變。”中華廣場總經理鄺俊崧今天表示,不否認昌盛中國地產計劃將中華廣場打包出售,但這與中華廣場的經營狀況無關。目前昌盛中國正在尋求其他的方式來解決此次危機,“最想留下的物業就是中華廣場。” 整體出售不影響中華廣場經營 中華廣場由香港昌盛集團和廣州新星實業公司合作開發,總建筑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昌盛集團和新星實業共擁有中華廣場超過90%的物業,其中新星實業在商場和寫字樓中分別占有35%、38%的物業。目前除了已銷售的部分,昌盛中國還持有中華廣場6萬平方米的商場和4萬平方米的寫字樓物業,而新星實業所擁有的9萬平方米物業并為計劃出售。 今年初,由于散戶認購不踴躍,集資金額也有限,中華廣場股東之一的昌盛集團母公司昌盛中國地產的上市計劃最終延遲。隨后由于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股市暴跌接踵而來,公司上市計劃就此也一再擱置。而今年底,昌盛中國與高盛的“對賭”協議即將到期,不上市則投資將變成借貸關系。07年9月昌盛集團因拿下廣東中山市中山廣場35萬平方米項目,向香港蘇格蘭皇家銀行提取的銀行貸款6.11億元人民幣也將同時到期,昌盛中國面臨嚴峻的債務危機,急需解決。 基于以上原因,昌盛中國實際控制人鄒錫昌計劃以20億元價格整體出售手中持有的10萬平方米中華廣場的商場和寫字樓物業。鄺俊崧表示,雖然部分租戶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業績在這一、兩個月內有所下滑,但中華廣場目前的經營情況非常穩定,整體出售不會影響到中華廣場的實體經營,明年的經營計劃也將會照常進行,對于中華廣場物業長期持有、長期經營的策略不會改變。 而作為中華廣場的另一個股東,廣州新星實業公司總經理助理何沛表示,新星沒賣過中華廣場任何物業,目前經營情況非常良好,租金每年都以8%的幅度在遞增,以后也不會有出售的打算。至于是否會收購昌盛中國所持有的中華廣場物業,新星實業表示公司的實力沒有問題,會綜合考慮,目前還在討論當中。 現金流充足 經營已步入成熟階段 “中華廣場的近3年不同于前5年,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消費者和租戶都已經成熟了。”鄺俊崧表示,現在的中華廣場出租率與租金收繳率都是100%,富一城、吉之島、家居城、電影城、數碼城、美食城在業內極具影響力,客流量、銷售額及品牌經營均保持著穩健、持續上升的勢頭。據悉,今年吉之島營業額及電影城的上座率都將創歷史最高記錄。 近年來中華廣場也在不斷調整各樓層的經營和租戶。“管理費近年來都以高幅度增長,現金流很充足。”明年中華廣場還將繼續對各樓層進行升級改造,現在有部分原來80-150平方米的鋪位現都調整為200平方米,而能進駐這樣面積鋪位的商戶,租金承受能力自然較高,抗市場風險能力也更強。 全球金融海嘯對廣州零售業的影響,鄺俊崧表示這2個月已經在中華廣場的部分商戶有所體現。“主要是4樓的手機零售商,銷售額開始有所下滑,中華百貨目前的狀況尚算平穩。”面對商戶的情況,中華廣場已經在考慮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與商戶一起積極應對。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