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陳玫12月31日廣州報道) “2009年上半年物流企業的業務量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現在的判斷是20%到30%左右,可能有60%以上的物流企業業務將會出現負增長。”在昨天舉行的2008年廣州物流業競爭力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表示,明年上半年物流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會更加劇,企業要積極創新解決發展難題。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 明年將現負增長和倒閉潮 對于當前物流業發展的狀況,汪鳴表示實際上企業的業務已經在下降,特別是與外貿出口相關企業,包括國際貨代、航運,物流企業的業務量下降比較明顯。初步估計到2009年,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現在的判斷是20%到30%左右,可能有60%以上的物流企業業務將會出現負增長。 第四,物流企業將出現較大數量規模的虧損和倒閉。汪鳴表示金融危機已經波及物流企業,目前影響比較大的企業倒閉現象主要反映在制造業、出口企業、零售企業,從產業傳導的角度,必然波及到物流企業。雖然導致這些企業倒閉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但是對物流業的影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汪鳴表示,物流業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面臨的問題,不是某些企業靠擴大業務領域和服務質量來擴大市場的問題,是全行業缺乏增長空間支持的萎縮問題,整個行業必須面對現實的發展問題,不是單個或某個領域的企業發展問題。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將以改變需求結構的方式對物流服務產生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是應急性的尋求短時的需求,還是進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是物流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否則,即便不是優勝壓迫,也會存在淘汰的危險。挑戰與機遇并存,如何轉為為機,只有創新求變才能抓住機遇。對于部分企業而言,創新從過去需求旺盛情況下的流于形式轉變為實際行動的需求。 物流企業的創新要求和方向 對于物流企業當前創新的緊迫性,汪鳴表示是無庸置疑的。首先是競爭力,包括物流服務的網絡化、傳統服務的提升、與客戶一體化融合的業務拓展、信息化、裝備提升、人才提升;還有執行力,包括管理流程再造、管理能力提升、客戶開發與服務模式的銜接。形成具有成長性、促進和跟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業務模式,從粗放到集約,是整個物流行業必須在當前的形勢下實現服務創新所必須把握的方向。把握不好這個方向,要想渡過這個“冬天”,應該是非常困難的。 對于物流企業的建議,汪鳴表示首先轉變政策的形成與作用機制,前瞻性地解決行業發展的轉型與提升問題。正確、有效應對當前物流業面臨的問題,首先是按照企業服務創新要求和方向,強化引導業務創新;其次,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其中:第一,創新激勵,包括技術、裝備、信息化、網絡化服務、運輸組織集約化;第二是公平合理稅賦,比如降低相關稅率;第三是物流設施為依托的物流網絡建設支持;第四是物流業與制造業、流通業聯動發展的支持;第五是支持就業;第六是政府管理體制與機制的改革跟進,比方說加強部門之間的銜接和協調,加強不同地區的政府部門協調,為我們利用這么一個機會,推動企業創新,構建網絡化,具有競爭力的高技術水平、裝備先進的物流企業系統營造一個良好的政府管理條件。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