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 文小蘭 2月3日廣州報道)喜歡喝咖啡的人,對環境和咖啡的品質均有講究。太平洋咖啡自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就備受白領及中產階層人士的親睞,目前已開店達270家。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太平洋加速擴張,與其成功跨界經營有關。包括與銀行、醫院合作,兩者不僅相互補充,更迅速提升其品牌內涵和影響力。 近日,太平洋咖啡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開了一家200㎡的“醫院咖啡店”。 近日,太平洋咖啡進駐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開了一家200㎡的“醫院咖啡店”。記者獲悉,太平洋咖啡北大國際醫院店不是太平洋咖啡與醫院合作經營的首次嘗試,在香港,太平洋咖啡就有與香港伊麗莎白醫院合作的先例。而在國內,2014年,太平洋咖啡就與上海仁濟醫院合作開設內地首家“醫院咖啡店”,這在業界引起了轟動。 “醫院咖啡店”與普通咖啡店有何區別?據太平洋咖啡一負責人介紹,考慮到與醫院整體氛圍的融合,醫院咖啡店在裝修上,就顯得與眾不同。首先設計師增加了相對柔和的原木色設計,給人營造出更加寧靜的感受;其次門店中放置的舒適桌椅,可以讓病人小坐放松、享用茶點,舒展一下緊張的心情。同時,也可以供醫生們圍坐長桌討論患者的治療方案。 太平洋咖啡上海仁濟醫院店,面積僅40㎡,每日銷售額與上百平米的店鋪相差無幾。 該負責人表示,“醫院咖啡店”除了有香濃咖啡,還有可口的簡餐。目前,“醫院”+“咖啡店”的跨界經營不但為醫護人員、就診者及家屬帶來便利,同時也為太平洋咖啡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在上海仁濟醫院店,僅40㎡的店鋪,每日銷售額可與經營面積上百平米的店鋪相差無幾。 針對太平洋咖啡跨界營銷策略,有專家分析指出,受經濟低迷、電商沖擊等影響,目前國內零售業等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太平洋咖啡成功跨界經營,無疑成為業界的典范。每個品牌都有一定的消費群體,作為跨度營銷的實施品牌或合作企業,要求雙方企業或者品牌必須具備一致或者重復消費群體。而兩個品牌在優劣勢上可以進行互補,將各自市場人氣和品牌內蘊互相轉移到對方品牌身上或者傳播效應互相累加,從而豐富品牌的內涵和提升品牌整體影響力。 ■相關鏈接: 與華潤銀行合作開“咖啡銀行” 作為華潤萬家旗下唯一的餐飲業態,2012年太平洋咖啡與華潤銀行合作“咖啡銀行”。 早在2012年,太平洋咖啡就與銀行合作,開辟了國內先河。作為華潤萬家旗下唯一的餐飲業態,2012年便與華潤銀行合作嘗試“咖啡銀行”, 在銀行營業廳一側設立咖啡館。顧客在等候辦理銀行業務的同時,可移步到另一邊的太平洋咖啡,翻看雜志、圖書,上網沖浪,品嘗現磨咖啡,或小坐休憩,或與私人財富顧問如朋友般暢談投資理財計劃,或與咖啡師閑聊品嘗心得。此外,在銀行辦理信用卡還可以享受到咖啡飲品的特別優惠。這樣的異業聯盟營銷不但方便了顧客,也讓合作企業雙方受益良多。 太平洋咖啡全球門店數達414家 有數據顯示,截止至2015年1月23日為止,太平洋咖啡全球門店數量已達414家,其中中國大陸地區門店數量已達270家。Pacific Coffee太平洋咖啡的品牌概念啟發自香港人的拼搏精神——品牌創辦人當年由西雅圖遠赴香港,深深體會到香港人營營役役為生活奔波從而有所感悟,希望透過創辦一家咖啡店為大眾于忙碌鬧市中提供喘息的空間,用香濃的咖啡為充滿干勁的人們鼓勁。終于在1992年,首家Pacific Coffee在香港誕生了。2011年,太平洋咖啡進入到中國內地市場,為中國顧客帶來了高品質的完美咖啡體驗。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