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黎烙華 7月14日廣州報道)日前,廣州九毛九餐飲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毛九”)申請IPO引發關注。記者在證監會網站發現了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同慶樓”)也在預披露名單中,準備沖刺主板市場。至此,排隊IPO的餐飲企業數量增至3家,廣州酒家集團、九毛九以及同慶樓,餐飲“零上市”的局面能否被打破?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九毛九擬首次發行股票不超過2500萬股,募集2.09億元資金用于3年內在廣州、深圳新建60家直營餐飲門店,1.04億元用于廣深已開設的30家餐飲門店更新升級建設。截止2016年4月30日,在全國范圍內經營有“太二酸菜魚”、“不怕虎牛腩煲”兩個副品牌,三個品牌旗下的餐飲門店合計137家。 九毛九成立于1995年,從海口市的“山西面王”小面館起步,2002年走出海南,在廣州跑馬場開出第一家分店。2005年廣州總部成立,隨后九毛九走向連鎖經營,以第一批搭載購物中心快速擴張規模,采用直營、成熟、有效的經營模式,助推知名度和業績及利潤增長,年均增長率達53.27%,使其具備上市的基本條件。 近年來,國內成功完成上市餐飲企業僅有西安飲食(1997年4月上市)、全聚德(2007年11月上市)和湘鄂情(2009年11月上市)3家。國內餐飲企業的上市之路可謂坎坷。曾經的“民營餐飲第一股”湘鄂情,在2014年8月宣布更名中科云網,轉讓商標并逐步剝離餐飲業務。 從2009年到2016年,國內申請IPO的知名餐飲企業不少,卻始終無法沖破“零”的尷尬局面。老字號“狗不理”、俏江南、廣州酒家、順峰集團等有雄厚實力的餐企自2010年先后申請A股上市,俏江南最后敗在資本對賭上,廣州酒家的上市之路也一波多折,至今依然被A股拒之門外。 “A股”為何成為餐飲企業難以攀登的“珠峰”?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提出,企業上市最前置的條件是財務透明,包括經營中的成本、毛利均要有據可查。餐飲企業在采購環節上由于涉及農貿市場這些銷售渠道,無法提供穩定的價格和有效的發票清單,這也是餐企上市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業界人士認為,包括九毛九在內的三家排隊企業成功上市的機會較低。對于九毛九挑戰IPO的雄心壯志,黃華軍有不一樣的看法。“九毛九申請A股上市,有較為穩定扎實的消費基礎,首先是實力證明;近年國家加大對第三產業政策的扶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為餐飲市場來帶更多可能性,上市門檻是否有所放寬還有待觀察;再者,九毛九IPO也有可能是釋放相關信號,為日后多種形式的資本合作鋪路”。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