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 吳婕秋 4月21日廣州報道)兒童業態或許是購物中心目前抗衡電商的最佳機會。 第一商業網記者調查發現,兒童業態的迅猛發展正在改變購物中心傳統的經營方式,兒童主題樂園、兒童零售、兒童攝影、兒童餐飲以及兒童教育培訓類……一股“親子消費”的熱潮正在蔓延,體驗式消費環境也為購物中心帶來了強勁的客流增長和消費驅動。 ![1.jpg]()
現象 購物中心紛紛加大兒童業態比例 在番禺奧園廣場三樓的 “喵星人”兒童主題商城里,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孩子在可愛的卡通造型前擺著各種POSE自拍,遠處一群小朋友正在開心地玩著滑滑梯和噴氣小火車,不時發出快樂的笑聲。 “我們這里4月20日才試業,但吸引了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大早就過來排隊。”奧園廣場策劃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有童裝、早教、特色餐飲,面積約2500平方米,比原來的兒童區面積擴容了30%。連商城的‘喵星人’形象都是我們原創設計的,咨詢了好多小朋友的意見最后才確定下來。” 事實上,不僅是奧園廣場一家,在今年新一輪的品牌調整中,扮演著“客流驅動機”角色的兒童業態已受到廣州各大購物中心的青睞,紛紛加大了兒童業態的占比。 第一商業網記者了解到,同樣位于番禺的荔園新天地設有5000平方米的兒童樂園,引進永旺莫莉幻想、樂貝兒、蕾琪運動拓展、巧手丫手工樂園、親子品牌金寶貝連鎖等,可滿足1~16歲兒童的游樂、學習、益智全方位需求,還開創性地開辦公益性荒島圖書館。 廣州西部最大型的綜合性購物中心西城都薈已確定引入兒童室內游樂知名品牌——“悠游堂”,面積近600平方米,是該品牌在廣州西部的綜合旗艦店,預計今年5月開業。 處于環市東商圈核心的保利中環廣場在北塔一層打造上千平方米的兒童館,引入“奇樂兒”游樂園、“超級探險家”戶外拓展訓練、兒童英語早教機構及江博士健康鞋等多個品牌。而樂峰廣場除了原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兒童成長樂園外,最近又針對兒童群體增加MELAND兒童成長樂園、酷漫居、美吉姆早教機構、愛慕兒童童裝、Terry H童裝等品牌。 除了室內,不少購物中心還將目光瞄準戶外,推出室外游樂園。高德匯的小Q兒童城旗艦店擁有1.5萬平方米的室內兒童購物中心和1萬平方米的戶外游樂場;五號停機坪亦是少數以兒童板塊為主題的購物中心,僅兒童樂園就有四家,包括華南獨家兒童職業體驗館“星期八小鎮”,今年還會在風車廣場打造“金士迪”戶外兒童游樂場。 荔園新天地相關負責人認為,兒童樂園與零售店鋪間的聯動促銷,可以使業態間發揮資源互補效應,例如父母可以將小孩放在游樂園和培訓班,自己順帶去購物和在附近餐廳吃點東西。孩子學習結束后,全家人還可以一起去看場電影,將絕大部分消費需求一網打盡,促進消費對商場黏度。
![2.jpg]()
探因 購物中心為何愛兒童業態? 數據顯示,2013年兒童占家庭支出比例,全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是33%左右,而在2007年,0-14歲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整個比例是23%左右。在這個快速提升的過程中,兒童類業態由原來的街邊店,移到了購物中心里,并且整個兒童業態創新速度也很快。 “兒童市場進入體驗消費時代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對商場經營者而言,體驗消費更易于招徠顧客并且延長客戶的停留時間。此外,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游戲的快樂時光,這也是冷冰冰的電商所不能給予的。”業內資深人士陳震海表示。 在電子商務沖擊傳統零售的大背景下,線下零售業績明顯下滑,無法持續向購物中心貢獻高租金;同時,服飾類零售對客流的吸引力大不如前,進入購物中心開店的意愿也普遍下降。 “所以,商場急需一個新業態填場,需要一個新題材去招商。兒童業態的承租能力雖然較低,但它只是一個引爆點,商場看中的是它能夠帶動整個家庭的消費。兒童是家庭的核心,抓住了兒童,就等于抓住了整個家庭,商場的人氣自然就上來了。”陳震海一語道出其中奧妙。 樂峰廣場總經理王俊標表示,對廣大附近群體做精準分析后發現,消費者基本為年輕時尚的新家庭組合,每周末這里就成了兒童的歡樂海洋,為商場帶來30%的客流量。 “無論是家庭娛樂還是兒童體驗或是早教,都具備目的性強、持續性高、連帶消費多等特點,一家商戶都能綁定一大批家庭型的會員,形成持續不斷的規律性到店,兒童業態帶來客流的穩定性,對商場來說極為重要。”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表示。 據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前期開展的生育意愿調研,“單獨”二胎政策全面落實后,在全國范圍內,將影響1500萬至2000萬人,而符合政策規定的夫婦中,大約50%-60%愿意生育第二個孩子。有機構預測,“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將撬動約160億元新增市場,有望在五年內新增800萬新生兒。 “兒童市場的潛力很大,透過兒童本身可以帶動父母這一輩的消費能力,在二胎政策的推動下,未來中國更多家庭從目前‘1+2+4’的模式過渡到 ‘2+2+4 ’,可以說,誰先布局兒童業態,誰就能在未來市場中搶占先機。” 黃華軍補充道。
![3.jpg]()
未來 商業地產商自建兒童品牌 在各大購物中心熱火朝天發展兒童業態時,一些潛在的細節不可忽視。 “首先當然是安全問題,防護設施要足夠好,選址時盡可能地選址交通便利的地方。”佛山美+紛商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區桂芬表示,“現在大家都認為兒童業態好做,一哄而上扎堆投資,容易出現同質化和良莠不齊的現象。商場應該把好兒童業態的準入關,注重品牌商的管理經驗和硬件設施,而不是單純考慮租金收入,誰給得起租金就租給誰,這也是對兒童身心安全的一個保證。” 與此同時,更多的商業地產商在考慮打造自己的兒童商城品牌,走連鎖化發展道路。 “以前購物中心會把招商重點放在零售類,現在兒童業態也逐漸成為主力店。”高德匯營銷總監黃立文向記者介紹,小Q兒童城作為高德置地集團旗下的兒童產業代表品牌,現已在廣州開設4家門店,而在今年,小Q兒童城將首次走出廣州,在南海開店。“目前高德匯的兒童業態比例達到15%—20%,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加大比重。” 兒童業態這塊“香餑餑”也吸引了商業地產大鱷萬達的注意。與別不同的是,萬達集團不僅僅是要在兒童產業分一杯羹,而是要做該領域的“老大”。 據了解,萬達集團計劃投資逾50億元,到2020年開設200家兒童樂園,成為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親子主題樂園集群。萬達兒童樂園主要定位為“創新型動漫親子樂園”,分為3000-5000平米樂園和15000平米以上樂園兩大產品,在游樂中融入早教、職業體驗、主題攝影、生日派對、親子餐廳、動漫廣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