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州天河國際城市商業論壇”上,多位嘉賓各抒己見。 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 文小蘭 9月30日廣州報道)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天河路商圈已成為華南第一商圈。近兩年,在消費低迷和電商沖擊下,天河路商圈多家購物中心加大了體驗式業態。城市商業網點中哪些體驗式業態能吸引并留住消費者?購物中心哪些體驗特色能被消費者津津樂道?今天上午,天河路商會在廣州正佳廣場萬豪酒店主辦了“2014廣州天河國際城市商業論壇”,特別邀請了來自英國、新加坡、法國等海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就“城市商業的體驗時代與競爭力”展開思想碰撞,共同探討體驗式經濟未來發展趨勢。 面對互聯網時代,城市商業在時代背景下如何演變?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表示,商業因城市而興,城市因時代而變,而現今的城市商業總是在時代的大潮中不斷更新交替。近幾年,正佳廣場加大體驗式業態,包括融入各類與藝術相關的主題,比如去年成功舉辦了2013中法文化藝術節,全國最大面積商場涂鴉作品,今年的中英文化藝術節等等。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致辭。 談及體驗式經濟,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認為,真正的體驗必須是獨一無二的,才能不被遺忘。她結合臺灣歷史文化街區、大稻埕、西門紅樓、誠品書店等經典案例進行了闡述。作為有著百年歷史的大稻埕,經過多年來的改造,既保留了其古建筑及傳統商業的風貌,同時融合了現代化城市商業的特點。這里有干貨、在地食材、傳統器具,還有品牌進駐。此外小藝埕的書店+咖啡廳+小劇場,民藝埕的設計商品+飲茶+展覽空間,創作者集合平臺的藝術工作室講座等等,不僅吸引臺灣本地的客流,更吸引了來自大陸的眾多游客。 此外,李永萍還對多個案例進行分析。包括臺中宮原眼科“日出”,將看似像書的糕點包裝成書,令消費者愛不釋手。而將檳榔園改造成深山里的咖啡簡餐小店“薰衣草森林”,融合了小市集、餐廳、香草店鋪等,古樸典雅中散發了清新氣息,成了很多人休閑觀光的好去處。而最具創意的是,將洗手間改裝成或60年代普普風格、或童話世界綠野仙蹤、或瑪莉公主等,連喜力啤酒、可口可樂公司等也被吸引,將洗手間變成品牌展示區。每個改裝作品新穎、獨特,消費者愿意大排長龍去洗手間目睹和體驗。李永萍總結,文創業既是“產業概念”,也是“生活美學”。透過“原創”與“體驗”的結合,給體驗式經濟帶來了真正的效益。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認為,真正的體驗必須是獨一無二的。 “什么是體驗?體驗就是當一家公司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讓消費者完全投入的時候,‘體驗’就出現了。商品是有形的,體驗是無形的,而體驗最大的不同是它是有回憶的,令人難忘。”針對中國現階段的體驗式經濟,中國商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方寶慶認為,體驗分為四類,包括娛樂、教育、逃避、審美體驗。逃避體驗是讓消費者逃避現實,沉浸于一種沉溺式環境,如主題公園、聊天室、網游等。消費者“購買體驗”就是花時間享受所提供的一連串身歷其境體驗的感覺。 結合目前日本已進入體驗式轉型階段,方寶慶指出,商品演變經歷四個過程:商品——服務——體驗——轉型。在日本,由于人口已逐漸向老齡化發展,隨之衍生了寵物經濟概念,為攜寵物逛街的消費者,提供寵物休息、喝水等場所。而在購物中心鋪地毯,讓消費者赤腳,以最放松的姿態購物,一方面有好的心情,另一方面還減緩足底壓力。體驗式經濟的細化,能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中國商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方寶慶指出,商品是有形的,體驗是無形的,而體驗是令人難忘的。 針對目前天河路商圈的發展,多位嘉賓各抒己見。廣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楊勇表示,2012年,《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決定》,提出將廣州建成國際商貿中心。天河路商圈在天河路商會的帶領下,如今已發展成為廣州購物天堂的核心。如何培育文化氛圍,提升整體水平?有賴于企業家、商家的營造。 法國巴黎十三區副區長陳文雄提出,打造商圈就是要打造文化。巴黎擁有很多博物館、奢侈品店、美食等,每年除了舉辦藝術節,不少頂級餐廳還會推出打折等優惠,使消費者體驗不一樣的美食。天河路商圈除了商業,已逐漸有了文化的意識和概念,其中正佳廣場連續三年舉辦文化節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方寶慶認為,經過多年的打造,天河路商圈已是廣州最繁華的商圈。做商業五要素:色、光、溫、音、味,天河路商圈基本擁有。但有著51萬平方米的天河體育中心,一直未與商圈中的天河城、正佳廣場、萬菱廣場、太古匯等形成一體。在夜晚,商圈內的多家購物中心燈光琉璃,而體育中心漆黑一片。如何讓商圈點、線、面有機融合,整體的繁榮起來,是今后需要面對的課題。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