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零售形態不斷迭代升級,商超從傳統的賣場逐漸向融合多元業態的復合型賣場轉變。萬家MART、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商超紛紛試水,促使“商超+餐飲”成為了新零售的標配。在激烈的競爭下,商超想要在市場中獲得優勢,創新求變成為其商業運營的關鍵詞。近日,蘇寧家樂福全國首家餐廳——“MR.福”餐廳開業,預示著“商超+自營餐廳”模式的開啟。升級后的新模式,能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消費體驗?它能為商超帶來怎樣的新思考?它會不會成為一種新常態? 01 商超不斷迭代升級,家樂福首家自營餐廳落地 餐飲作為商超的輔助模塊,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成為商超獲客吸金的有力武器。在零售形態不斷迭代升級下,一種“商超+自營餐廳”的新模式出現在消費者視野。 近日,蘇寧家樂福全國首家餐廳——“MR.福”餐廳在上海家樂福古北店開業。據了解,該餐廳營業面積總共630平方米左右,設有240個座位,及單獨的收銀柜臺;還設置了開放式廚房、烘焙坊、網紅產品區等不同功能分區。 (圖片來源:家樂福) 據相關報道介紹,該餐廳主打“全球食材、本地口味”,為消費者提供從三餐、下午茶及夜宵的全部就餐需求。餐廳內可堂食成品菜,提供和標準餐廳一樣的堂食場景體驗,物美價廉,如土雞湯餛飩9.9元、肉眼牛排套餐39.9 。 家樂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MR.福”餐廳其實是家樂福圍繞“產品力”回歸零售本質的一次重要升級,以消費者實際需求為中心,為顧客提供極具性價比的美食,希望通過產品的多樣化、標準化、一體化的量產讓產品的整體成本大幅下降,最終讓消費者受惠。 (圖片來源:職業餐飲網) 相比于傳統商超的聯營模式,選擇完全自營是“MR.福”餐廳一大特色。從餐廳設計到搭配餐廳同名自有品牌系列的半成品菜,家樂福力求在視覺和用餐體驗上給消費者帶來完整的品牌認知。 近日,記者探訪家樂福保利店觀察到,目前該店已上架“MR.福”系列商品,包含伊比利亞豬肋排、芝士焗龍蝦配面系列、魔龍小龍蝦系列、原湯面系列等多款全新美味升級的“半成品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保利店在售魔龍小龍蝦系列在半個月內銷售了近3萬盒,是6月份的熟食爆品之王。 (圖片來源:家樂福) “未來每月將有4-6款餐飲新品由家樂福餐飲團隊自行設計,涉及烘焙、加熱即食快手菜、甜點類別等。”他表示。想必,這與記者在現場看到的“MISS.樂”系列產品有關,這是關于甜的系列,家樂福方面稱是未來的一個神秘產品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家樂福表示,未來計劃是在家樂福門店新開或改造,餐廳模式快速復制,預計年內開出100家餐廳。深圳家樂福中心城店“MR.福”餐廳正在這一計劃中,預計今年下半年面世。 (“MISS.樂”系列之閃電泡芙,圖片來源:銥星云商) 02 “商超+餐飲”倍受追捧,已成為新零售的標配 商超作為一個與消費者的生活聯系緊密的場所,從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逐漸在滿足消費者心理體驗等多元化需求上布局。越來越多的商超從傳統的賣場逐漸向融合多元業態的復合型賣場轉變。 剛起步階段,商超主要是以售賣商品為主,隨后商超作為“二房東”出租場地供餐飲商鋪及檔口進駐 ,也出現了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生鮮加工模式和盒馬工坊,再慢慢進化到如今商超布局自營餐廳,“商超+餐飲”變成了一種重要的突圍手段,向精耕細作、深度運營的方向發展。 (圖片來源:銥星云商) 近日,記者來到了盒馬鮮生皇庭廣場店,閑逛一圈后發現,該店將“餐飲”植入商超,設置了兩個特色餐飲區。海鮮吧就餐區附近有海鮮麻辣香鍋、棧點啫啫堡、錫紙花甲粉、呂錦記等美食品牌;另一個就餐區有日本料理、牛排肉鋪、港式燒味、林氏北派鹵味等。 記者在海鮮吧就餐區觀察到,大部分消費者選擇的菜品為海鮮類美食,尤其是小龍蝦套餐。現場,熟食麻辣味的小龍蝦神鮮桶售價100元,約3斤;消費者也可以自行打撈鮮活小龍蝦,價格為69.9元3斤,場內有代客加工服務,多種口味可選。記者詢問后了解到,加工小龍蝦的時長大約需要30-40分鐘,現場依然有不少消費者排隊等候。 (圖片來源:銥星云商) 在多種美食的誘惑下,記者也不忘體驗一番,購買了39.9元每份的海鮮熟食花螺和19元的經典花甲粉。從價格上看,海鮮區鮮活花螺的售價為78元,而一份熟食花螺重量近半斤,與鮮活花螺價格相近。 同一天,記者在家樂福保利店也觀察到,商超外圍有吉野家、真功夫、胡椒宅男、宗記村等餐飲品牌,場內有重慶小面、清遠雞坊、鮮食匯、燒臘工坊等多種地方特色美食。保利店作為家樂福華南區首家新概念時尚門店,打造了“生鮮+餐飲加工+堂食”為主的一條龍服務體驗。據了解,餐飲區域面積超過500平米,消費者選擇可以將現場買到的海鮮進行加工,即買、即烹、即食。 (圖片來源:銥星云商) 此前記者在萬家MART寶安中心店探店時發現,該店也設置了特色餐飲區,北京烤鴨、鮭魚館、川小面、瀏陽蒸菜、北方面點等多家地方特色美食囊括其中,并打造了舒適的就餐休息區,區域內有不少消費者選擇在此就餐及休息。 03 “商超+自營餐廳”模式會成為新常態? 從記者的走訪過程中可見,商超中的餐飲布局已成為一種常態。目前深圳大部分商超都布局了自制食品銷售、地方特色美食或“生鮮+加工”,還設置了特定的就餐休息區。 對于這樣的模式,記者從采訪多位消費者中了解到,她們選擇在商超內就餐主要是滿足了快速和方便的需求,尤其是附近的上班族。此外,場內的多種美食可供她們選擇,性價比高。“逛街累了,第一次來打撈小龍蝦,自己選的新鮮小龍蝦吃得更放心,口感好,價格便宜,體驗感好。”一位在盒馬鮮生皇庭店的消費者說。 (圖片來源:銥星云商) 在采訪過程中,也有一些消費者認為,用餐環境有待提高。以盒馬鮮生皇庭店為例,海鮮吧餐飲區設置在中庭位置,30余張桌子間沒有圍擋且間距小,環境相對嘈雜。此外,付款時只能通過盒馬APP進行購買,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在新零售概念遍地開花的趨勢下,嗅覺敏銳的商超意識到原有模式的缺陷,開始嘗試“商超+自營餐廳”的新模式。家樂福的“MR.福”餐廳不同于現在的“用餐區”,它能有效解決現有的消費者對于用餐環境和菜品的要求。 (圖片來源:上海長寧) 蘇寧家樂福餐飲項目總監李一江表示:“因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家樂福在餐廳的日常管理、節慶活動上更加靈活自主,和賣場區域的互動配合也更為流暢。”據悉,家樂福自營餐廳還準備打造線上線下多場景融合的社交美食中心,比如未來會定期推出現場烹飪課、直播云課,也會向消費者推出可定制化的生日party、求婚宴等,可以滿足現在快速細分的個性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促使商超之間的競爭從比拼品類全、價格低轉變到購物環境和品質體驗。“商超+自營餐廳”作為增加顧客黏性的方式,將會被越來越多商超采納,豐富顧客體驗的業態混搭也將會是一種尋常存在。同時,她也提醒到,商超采用自營模式便于餐廳品控管理的同時,也意味著可能在經營成本上的壓力會相對比較大。 (圖片來源:職業餐飲網) 結語 從商超的發展歷程中顯而易見,它從簡單到復雜、從需求單一到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一直在不斷迭代升級。“商超+自營餐廳”作為一種新模式,在滿足消費者快速、簡便、低價的需求下,從用餐環境和菜品上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成為商超打造“商超+餐飲+體驗”的零售新模式中的重要一環。 未來,隨著商超在數字化、智能化、人性化場景上不斷加碼,零售市場的業態將更加豐富。與消費者日常需求相結合的業態,如美發店、美甲店、眼鏡店、鮮花店會不會成為商超的自營業態,這有待進一步考證。 |
|
原標題:國內大型商超打造自營餐廳,到底靠不靠譜啊? / 編輯:麗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