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小樣”也被稱為試用裝,是美妝新品推廣、優惠促銷的常見贈品工具。而在新的消費趨勢下,大牌美妝市場得以迅速發展,由于單位價值相對較高,大牌美妝“小樣”也順勢受到追捧,逐漸衍生出“付費小樣”的全新商業模式。據觀察,除了數量迅速增加的線上美妝小樣代購門店,線下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小樣集合門店。“小樣”似乎正逐漸“上位”,成為顏值經濟全新發力點。 1 “小樣經濟”迎來春天?
小林是忠實的小樣產品擁躉者。“一開始覺得小樣特別適合旅行攜帶,后來發現很多化妝品買了正裝不一定適合,有些還會很長時間用不完,導致浪費。”消費者小林告訴記者,自從習慣用小樣產品之后,主要購買渠道是電商平臺線上代購門店,有時候也會因為贈送小樣多購買正裝產品。盡管線下有部分美妝集合店會售賣大牌小樣,但品牌和種類相對線上依然不夠齊全。
記者觀察發現,僅僅在淘寶,粉絲量數十萬級、月銷量1000+的小樣代購店鋪就難以計數。某代購店鋪客服透露,門店售賣的小樣都是代購正裝贈送的產品,代購正裝利潤相對較少,小樣會比較掙錢,但因為不是所有正裝都有代購,因此部分小樣也會缺貨。
除此之外,小林還告訴記者,自己雙十一在薇婭、李佳琦直播間搶的相當于4、5折的大牌美妝產品都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降低價格,而是送幾乎和正裝等量的小樣,不少消費者跟她一樣都是沖著小樣產品搶購。
大牌美妝“付費小樣”的盈利模式也逐漸延伸到了線下,除了市場需求的存在,似乎也得益于近兩年美妝集合店的興起。從市場來看,零售集合店話梅、調色師、KKV、及蘇寧極物等均有大牌小樣產品售賣,其中大牌美妝小樣占據主流,部分門店則包含大牌香水小樣售賣。由于產品有大牌正裝背書,更多人能夠接受的總價便吸引了不少年輕一代消費者。以蘇寧極物為例,科顏氏金盞花水40ml僅售65元、紀梵希時光無痕修護眼霜3ml售價僅23元,Sk2 洗面奶20g售價75元,而一瓶30ml的Sk2神仙水售價為91元。顯然,和動輒幾百上千的大牌美妝正裝相比,小樣的價格更容易被年輕消費者接受。 記者搜索小紅書、大眾點評等社交媒體發現,“大牌小樣集合店”被眾多網紅KOL安利,不少購買過的消費者也表示,線下購買小樣可以花小錢享受到大牌產品,對于皮膚敏感的“嘗鮮黨”來說非常友好,也有消費者對產品渠道表示質疑,但認為相比線上感覺更靠譜,逛街遇到會忍不住“剁手”。 事實上,“小樣經濟”對于美妝行業而言并非新事物,產品形態也由來已久,咨詢公司NPDGroup數據顯示,美國的護膚產品和化妝品“小樣”已發展成一個巨大潛力的市場,在2018年已達到12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2020年的商業大環境和新生代消費力量迭代更是加速了“小樣”的出圈,隨著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理性消費,這一趨勢在未來或許還將持續。 2 玩法仍需探索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9線上美妝個護人群洞察報告》顯示,為“大牌小樣”買單的主力群體為95后學生黨,一二線城市為主力消費群體。由于2020年受到黑天鵝事件影響,品牌方也需要加大促銷力度“回血”,而作為一貫堅持不調價的大牌美妝們,買正裝送小樣,親近低一檔的消費群體,‘降維’搶用戶,變相打折的銷售策略成為主流,也讓“小樣產品”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隨后,在2021年初,《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新條例規定化妝品小樣要和正裝一樣包裝,并且注明產品名稱、廠名、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
這就意味著小樣產品正式作為商品受到監管,在更規范的市場環境下,“小樣產品”似乎將迎來獨立市場的春天。隨著美妝市場消費觀的逐漸轉變,越來越多的品牌、零售店都會提供一些可以直接購買化妝品小樣的渠道。
以歐萊雅集團為例,為了給“小樣產品”打開售賣渠道,歐萊雅集團在天貓開設了小美盒旗艦店,將旗下產品根據產品功效以及顧客的不同需求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明星盒、青春盒、美容液盒等多種小樣套盒。其中,全明星大美盒價格為480元,涵蓋了蘭蔻淡斑精華、赫蓮娜綠寶瓶精華、YSL“夜皇后”精華等高端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迎合Z世代消費行為趨勢,“美妝小樣盲盒”也應運而生,除了商家節假日推出的盲盒福袋,不少消費者越來越多在購物中心見到“小樣”盲盒機,這就意味著除了自主購買想要的美妝小樣產品,部分商家將“小樣”進一步和消費者“獵奇”的心理掛鉤,讓產品趣味性提升。
盡管如此,目前國內“美妝小樣”還處于萌芽階段。主流依然體現在試用、贈送、促銷等輔助功能,市面可見售賣大牌小樣的品類中也基本以國外大牌為主打,極少有國貨品牌付費小樣出現在市場。相關從業人員認為,“小樣經濟”逐漸成熟,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會打開高端國貨彩妝新市場,“迷你裝”、“小罐裝”也可能會引發一波新趨勢。
對于正逐漸興起的大牌小樣集合店,該從業人員指出,貨源是這類門店能否長期保持良好口碑吸引消費者關鍵。“一般這類門店售賣小樣包括授權和非授權渠道產品,非授權渠道小樣的貨源大概包括從百貨專柜分銷出去的產品、由一般貿易商采購來的一般進出口貨物以及一些非正規渠道的產品。”
3 不可忽視的新消費趨勢
低單價高品質的“小樣”對追求美妝升級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想要盈利引流的商家來說,似乎同樣是一舉兩得的舉措。但由于貨源渠道受到限制,線下門店也會面臨不少質疑。一般而言,沒用過正裝的消費者自然是唯效果論,而用過正裝的消費者則會進行細致對比。“有時候由于產品是所屬不同國家工廠生產,濃度配比也會有細微差異,消費者發現一點差異可能也會質疑是否是假貨。”一位美妝集合店店員表示。
不過,隨著新條例實施,市場監管更加規范,小樣產品的市場份額也許會不斷增加,小樣售賣集合店或許也將迎來新一輪擴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集合店小樣定價過低,或許會削弱正裝的性價比,極有可能傷害上游品牌的利益,而如果定價過高,則會降低消費者買單的欲望。因此,“小樣經濟”的玩法還需要商家進行更多探索和嘗試。 全新探索的背后,更多是對Z世代消費趨勢的迎合和引領。“小樣經濟”的發展,再次讓Z世代消費趨勢受到關注。 ● 大牌意識提升。出生于新時代的Z世代們在成長過程中具備更多接觸國際大牌的環境,較強的付費能力也讓他們對購買大牌有著更強烈的欲望,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打造、發掘或是引進高端品牌都更為重要。與此同時,他們更加注重高品質生活方式,也更希望能夠通過衣、食、用等體現品質感。 ● 斷舍離式輕消費。一方面Z世代存在大量學生黨,還未實現經濟自給自足,另一方面他們更容易接受“斷舍離”的觀念,喜歡定期處理過期食品、化妝品、過季衣物以及熱衷二手交易等,都讓輕消費、迷你裝有了更大市場。除此之外,不少Z世代由于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大房子,小家電、小產品等符合輕消費特征、用完即棄生活方式的產品也受到青睞。 ● 社交媒介的引領。生于電子世代的新生代消費力,人人都是社交媒介的深度參與者。好物分享、KOL種草等都是他們的日常,產品的宣傳、口碑都成為促成購買的關鍵因素,迎合新生代消費者,更應在產品宣發和售賣上觸達全渠道。 商業觀察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主力,美妝行業在經歷了新國貨美妝、大牌美妝的崛起之后,更易被Z世代接納的“小樣經濟”似乎正掀起新的風潮。對于購物中心而言,美妝業態作為“她”經濟的主要業態,品牌的豐富程度也影響著商場人氣,美妝集合店的迭代以及大牌小樣集合店的誕生,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高端品牌不足的空缺,但從目前來看尚未真正“名正言順”的小樣產品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
|
原標題:集合店新賣點,“小樣經濟”能成為高端美妝業態新風口嗎?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