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下,金融行業正迎來數字化與智能化的全新變革。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核心驅動力,正逐步滲透到金融服務各個環節,推動金融機構不斷發力數智創新,為效率提升和業務創新打造強勁引擎。 7月18日,2025騰訊云金融數智峰會在京舉辦。峰會以“加速AI應用,深度創造價值”為主題,聚焦數智化在金融領域的前沿應用與深度價值挖掘,匯集眾多金融行業領袖、技術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借助先進技術和經驗,加速AI在金融業務中的落地,從核心系統打造、開發平臺構建到精準營銷、客戶服務等,全方位提升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與競爭力。 會上,由國際權威機構IEEE聯動騰訊云及多家行業伙伴共建的《IEEE 3410-2025金融風控大模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不僅填補了全球范圍內金融風控大模型標準化建設的空白,更為金融機構在運用AI技術生成金融風控大模型的過程中提供了系統化、可落地的專業指導。 《IEEE 3410-2025金融風控大模型國際標準》是全球范圍內首個金融風險控制領域的大模型國際標準,旨在為金融機構風控建模環節中應用AI大模型技術提供參考和指引,使金融機構能夠在日益復雜和數據驅動的金融環境中高效預測、衡量和管理業務風險。 騰訊云副總裁胡利明表示,在大模型領域,騰訊踐行“AI In ALL”戰略,不是發展孤立的單一AI產品,而是把AI模型和原子能力嵌入全場景業務矩陣,實現AI大模型技術與場景應用的有機結合。金融風控場景下,風控對抗已從“規則對抗”進入“模型對抗”時代,騰訊云融合過去超過15年的實踐沉淀打造金融風控大模型自動化建模工具,極大提升金融機構定制模型建模效率,1~2天便可低門檻實現新場景需求適配,且模型區分度提升20%。 AI應用加速,風控進入“模型對抗”時代 生成式AI的普及,讓黑灰產也擁有了技術迭代的機會。通過動態偽造生物特征、虛構身份等手段,黑灰產可對金融機構實施“無固定模式”的欺詐攻擊。傳統規則和通用模型由于依賴歷史數據、人工迭代慢以及場景碎片化,在AI驅動的欺詐面前顯得捉襟見肘:人工更新頻率的周期以“天”計,而黑產攻擊手段迭代速度縮短至“小時級”甚至“分鐘級”;客群下沉帶來的數據異構性,更使得通用規則在差異化場景中頻頻失效。 面對黑灰產發起的新型惡意攻擊,金融機構已普遍形成新的風險控制策略共識,并積極采納大型模型以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基于AI的風險評估、響應與處置,已廣泛應用于現代金融業的風險控制與管理。為確保風險控制的持續有效性,金融機構需針對不同業務領域建立合適的風控模型,并根據風險情況不斷迭代模型。尤其金融行業在零售數字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客群下沉、金融產品秒批秒放、快速審核等特點,需要更加敏捷、動態、精準的風控能力。 騰訊云天御金融風控大模型,融合了騰訊安全大量風控建模專家經驗,以及過去超過15年沉淀的海量欺詐知識與多場景風控模型能力,通過大量預訓練與知識蒸餾方式,幫助金融機構根據自身信貸場景特點與產品客群特征,快速構建定制化的反欺詐風控模型,從樣本收集、模型訓練到部署上線的全流程零人工參與,建模時間從以前的2周縮短到僅需2天,上線周期從7天縮短至0天。 在落地實踐中,依托騰訊云天御金融風控大模型,某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貸前和貸中客戶留存場景早風險不變的前提下,提升線上通過率,換回超2萬高價值客戶,新增年化收益750多萬;某商業銀行在新渠道貸前反欺詐中,獲得16%以上性能提升。 標準落地,從“技術突破”到“行業共識” 金融行業作為天然的數據密集型行業,是實踐大模型的重要領域。模型應用,標準先行,為助力金融機構實現大模型的有效治理和管控,IEEE聯動騰訊云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馬上消費金融、微眾銀行、度小滿、中信百信銀行等多家科研院校及金融機構,歷時兩年制定并發布《金融風控大模型國際標準》,適用于金融零售信貸場景的風險控制管理,覆蓋模型構建、數據治理、實時迭代、場景適配四大核心維度,為金融機構提供三大核心價值: ● 低門檻適配:通過“少量樣本+無標簽數據”即可生成定制化風控模型,解決新市民等長尾客群數據稀缺問題; ● 動態防御:以騰訊云天御為代表,將黑產知識庫和算法打造成靈活建模的工具平臺,金融機構客戶不僅可以調整風控策略,也可以通過建模平臺快速敏捷地定制適合自身業務需求的反欺詐模型; ● 全場景覆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金融風控大模型能夠顯著提升風險識別的效能,并增強其在多樣化場景下的泛化能力。支持信貸、支付、租賃等碎片化業務場景的“一鍵遷移”,避免重復造輪子。 金融風控大模型技術架構 與傳統風控模型相比,基于大規AI算法的風控模型能高效融合海量的金融反欺詐先驗知識形成大模型,在應用時能顯著提升模型的風險識別性能以及跨場景的泛化能力。標準的發布,幫助金融機構明確了風控大模型的典型能力,為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在金融風控全生命周期的開發、測試和應用需求提供了專業指導和參考。 自2015年攜手微眾銀行籌建國內首家云上互聯網銀行并護航其上線開業放出第一筆貸款,10年間騰訊云已累計服務金融全業務領域超過10000家客戶。在國內,Top200的商業銀行中90%客戶在數字化轉型中采用騰訊云方案,其中7成應用在核心或關鍵業務領域;在境外,騰訊云已服務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金融客戶。 金融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穩定,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騰訊云將面向融合創新持續研發投入,攜手生態伙伴共建自主創新金融安全底座,助力更多金融機構在AI浪潮中建立“以動制動”的防御體系,為數字金融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真正實現“讓金融更智慧,讓風險更可控”。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