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春節,湖北省百貨商場、連鎖超市、餐飲酒店人氣興旺,市場繁榮,銷售熱點突出,生活必需品價格總體平穩。據初步統計,黃金周期間(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下同)增長18.0%;其中,重點監測的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62.96億元,同比增長19.2%,占全省社零額的41.4%。今年湖北消費品市場具體呈現以下特點: 商品供應品種豐富充足 春節期間,全省各大商場、超市裝扮一新,鮮花和喜慶彩燈流光溢彩,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氛圍。為保證供應,全省商務系統對春節市場供應進行了周密部署。根據節日消費特點,早計劃、早安排、早調度,重點組織好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禽、蛋、菜、水產品、豆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時令、節令商品等貨源,確保節日市場商品供應充足,品種豐富,適銷對路,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據統計,全省大中型商貿企業消費品節前庫存有700多個大類,22000多個品種,總值約500 億元,為節日市場供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促銷活動多樣市場繁榮 為活躍市場,豐富生活,全省各級商務部門認真組織和指導當地大中型商貿企業抓住春節旺銷有利時機,組織好年貨購物節、文化節、嘉年華等各類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為居民營造良好的節日喜慶氣氛和消費環境。今年的促銷形式不僅有傳統的實體形式,還有新潮的網購形式,真正實現了實體店與網絡銷售的結合。 傳統與奢侈消費共熱 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省各大中型商場、購物中心、超市喜氣紅火,人流旺盛,購銷活躍,春節市場表現出傳統與奢侈并存、健康與時尚同樂的特點,消費亮點頻現。 傳統的“土年貨”再次成為居民選購的熱點,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為18.8%。服裝、鞋帽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6.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奢侈品消費也越來越明顯,各種世界知名的高端品牌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市民的生活。春節期間,武漢、宜昌、襄樊等地的高檔品牌銷售持續走高,據統計,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商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9.6%和18.3%。 為追求生活質量,居民的節日消費理念漸趨健康、綠色,有機大米、精品雜糧、橄欖油、綠色果蔬、健身器材等商品成為居民節日消費新寵。春節黃金周期間,武漢大型健身會所、圖書館、游泳館、KTV等健康休閑場所人氣爆滿,生意紅火。 團年飯火爆餐飲業生意興隆 春節期間,全省餐飲市場火爆。據統計,湖錦、三五醇、艷陽天、太子等大型知名餐飲企業的包席早從去年10月就開始預訂團年飯,武漢市餐飲企業節前已預訂“團年飯”55萬桌;全省各大飯店、酒樓的包房、甚至散席都被訂滿,中小餐館也呈現食客排隊等待翻臺的情形。有的酒店因人氣爆棚,從中午到晚上,團年飯酒席分成四個時段進餐,翻四次臺子。同時,各地還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年貨展、小吃展聯銷活動。如:武漢市從年三十到正月初六組織進行“大漢口廟會”,讓市民在逛街購物的同時感受漢味飲食文化,增添傳統“年味”;武漢市知名小吃街“戶部巷”在春節期間,生意同樣火爆,商家與平日相比日銷售額翻兩番。初步統計,春節七天全省餐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16.0%。 生活必需品價格平穩供應充足 節日期間,全省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據省商務廳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系統監測數據顯示,與節前相比,糧油平均零售價格基本持平;肉禽蛋類平均零售價格小幅上漲,其中五花肉價格漲幅略高,為1.2%;蔬菜、水果、水產品價格上揚,18種主要蔬菜品種平均批發價格上漲4.0%,水果和水產品平均批發價格分別上漲1.7%和1.6%;食糖、食鹽、奶制品價格保持穩定。全省汽柴油庫存總量始終穩定在25萬噸左右,確保了節日市場的正常供應。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