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在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推動下,晉城市消費品市場持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持續保持在15%以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10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1億元,同比增長18.5%。 一、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主要因素 1、城鄉市場穩定增長。2010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城區零售額143.6億元,占整個城鎮市場份額的75.1%;鄉村零售額12.8億元,增長12.7%。從全年城鄉市場情況看,城鎮市場保持穩定增長,鄉村市場呈現增速逐月加快的態勢。 2、限額以上企業規模擴大,對消費市場拉動能力增強。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86.9億元,同比增長26.4%,占全市零售額的比重為45.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規模的擴大,對促進晉城市消費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3、基本生活消費品穩定增長。限額以上企業零售商品類值統計顯示,糧油食品類實現零售額2.7億元,同比增長3.4%;煙酒類零售額8058.1萬元,增長6.7%;中西藥實現零售額2031萬元,增長19.0%。 4、熱點商品銷售旺盛。建筑及裝潢材料、通訊器材、金銀珠寶、文化用品、汽車、石油制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大宗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分別實現零售額13.9億元、0.2億元、0.6億元、0.5億元、23.0億元、28.7億元和1.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8.4%、42.3%、36.0%、30.2%、25.6%、21.3%、17.0%。 5、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零售額增長速度逐步加快。全市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104.3億元,同比增長12.7%。絕對量、增長速度均創年內新高,并且增速呈逐步加快之勢。 6、考核指標超額完成目標任務。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91.1億元,超年度目標(187億元)4.1億元。各縣(市、區)均達到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其中,城區完成99.9億元,超年度目標0.2億元;澤州縣完成19.6億元,超年度目標2.3億元;高平市完成29.9億元,超年度目標0.9億元;陽城縣完成21.6億元,超年度目標0.6億元;陵川縣完成9.1億元,超年度目標0.1億元;沁水縣完成11.0億元,達到年度目標要求。 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在全省排位提升。從全年全省排位情況看,晉城市零售總額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全省排位穩定前移,全年以18.5%的增長速度位列全省第3,比上年提升4位。 二、促進2011年消費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建議 1、提高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響到購買能力,通過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縮小收入差距,拓展消費空間。通過增加農民收入,加大對農村消費市場挖掘力度。有效地刺激和擴大農民的潛在消費欲望,提升農民的消費水平。 2、完善社保制度,增強消費信心。當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包括投資和消費,而投資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消費。在傳統的福利體制被打破,新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完善的情況下,限制了人們邊際消費傾向的提升。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人們的消費信心。 3、開拓消費品市場,正確引導購買力的流向。目前晉城市的消費領域和消費市場過于狹窄,購買力流向過于分散,難以形成消費熱點。因此對可能形成熱點產品的消費市場,要增加產品供應,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供給質量,深入掌握消費者需要的變化和購買力的流向,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引導。 4、加強市場監管,營造和諧消費環境。各相關部門應緊密配合,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市場監管,主動出擊,有針對性的開展衛生環境、違法經營、哄抬物價、假冒偽劣商品等影響消費的專項整治行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廣大消費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也為商家合理競爭搭建一個公平的舞臺。 5、加速推進流通創新,培養市場競爭優勢。當前消費品市場培育和流通創新工作成為結構調整優化的重點,要大力改善消費品流通環境,建立現代化消費品營銷體系,積極推動消費品領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代理制等現代交易方式和組織形式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消費品批發業、零售業的現代化水平。要通過進一步增強商業企業肩負的經濟循環、資源配置、信息導向、風險承擔和滿足消費需求等功能,以資本為紐帶加快發展跨所有制,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型、特大型商業集團,實現“強強聯合”,培育競爭優勢,同國內外消費者、生產者建立更加廣泛的服務貿易關系。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