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同花順統計,在申銀萬國百貨零售業38家已發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11家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占比近三成。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超過四成。 廣州友誼廣百股份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略升銷售凈利率下滑 廣州友誼公布三季報,第三季度廣州友誼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小幅增長。此前,廣百股份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實現小幅增長。記者查閱百貨業上市公司已發布的三季報發現,三成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五成公司銷售凈利率下降,百貨業的冬天仍在繼續。 據同花順統計,在申銀萬國百貨零售業38家已發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11家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占比近三成。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超過四成。 廣州本土百貨巨頭之一的廣州友誼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286.9萬元,同比上升3.01%,實現凈利潤6422.96萬元,同比增長6.26%。 五成公司銷售凈利率下降 之前,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升14.2%,升幅好于預期,但商務部監測的零售行業重點商業企業9月份銷售增速為8.0%,較8月份有所下滑。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造成數據差異的原因是百貨銷售表現不佳。商務部監測的分業態重點流通企業數據顯示,百貨9月份銷售增速為8.1%,較8月份下滑了3.8個百分點。 同花順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上述38家百貨業公司銷售毛利率在13.3%-34.21%之間,其中7家公司銷售毛利率同比下滑,19家公司銷售凈利率同比下滑,占比高達五成。 廣州市場百貨業的競爭激烈,讓全國大型連鎖百貨也感受到了威脅。王府井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8.46%,凈利潤同比增19.83%。然而,從王府井百貨半年報來看,其中西部區域門店的增速高于北京、成都及廣州等成熟區域門店。其中,華北區域營收增速為8.79%,西南區域13.84%,西北區域門店銷售增長9.47%,而廣州區域營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本土百貨深耕廣州市場 但是,廣州本土百貨巨頭深耕廣州市場的步伐并未停止。8月,廣百股份接手原美東百貨所在物業,開設東山店。10月,廣百太陽新天地店開業。而之前據媒體報道,廣百百貨相關負責人確認廣百百貨成都門店已在9月下旬關閉。華泰證券認為,轉向廣州本埠市場對于廣百股份而言“不失為明智選擇”。 “按目前的態勢看,與去年相比,今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仍然還是相對弱勢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狀況。”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廣州日報 記者程詩) 相關報道:過半上市百貨凈利潤下跌 最高降3成 消費寒冬“凍傷”百貨盈利功能 昨晚,中國百貨單位面積銷售排名第二的廣州友誼發布第三季季報,卻未能給業界帶來驚喜。廣州友誼三季報顯示,1-9月份歸屬大股東的凈利潤累計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71%。 事實上,記者發現,在已陸續公布的上市百貨公司季報中,有超過50%的公司顯示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最高的降幅達三成。“消費乏力加上網購沖擊,‘寒冬’讓國內百貨的盈利能力被‘凍傷’。”有機構分析師認為,雖然今年第四季度百貨業或能在最后的銷售旺季刺激下迎來銷售反彈,但明年上半年的庫存壓力依然不容樂觀。 高端百貨頂不順以價換量 三季度報告陸續出臺,但上市百貨公司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包括華聯股份、翠微股份、銀泰百貨、首商股份、東百集團、南京新百、成商集團、廣百股份等28 家已發布三季度報告的百貨類上市公司中, 有15 家百貨公司的凈利出現下滑,比例達53.5%。其中,剛剛出爐的廣州友誼雖然三季度歸屬于大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僅6.26%,但其1-9月份歸屬大股東的凈利潤累計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71%;而天虹商場1-9 月的凈利約4億元,同比下降9.24%;首商股份前9 個月凈利潤約3.25 億元,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770萬元, 同比減少6.02%。同為京籍上市公司的翠微百貨,其三季度凈利約2707 萬元,同比減少24.2%。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第三季度是友誼銷售旺季的開始,但出現這樣的數據已經表明今年百貨業銷售下滑趨勢明顯。同時也說明友誼在三季度的折扣加大,促銷成本上升。 明年上半年庫存壓力巨大 分析百貨盈利能力減弱的原因,多家機構均認為, 除租金等費用上漲外,宏觀經濟環境震蕩是造成今年百貨板塊整體低迷的主要原因。此前申銀萬國分析師金澤斐已經預計零售業第三季度業績繼續下滑在預料之中。他認為,從上市公司盈利趨勢來看,第三季度盈利見底, 第四季度收入和盈利將企穩,明年一季度盈利開始回升。 不過,有廣東資深百貨業分析人士對這一觀點并不認同。“現在零售業上游品牌商的庫存還在繼續增加,勞動力成本也在繼續上升。而且受到頻繁打折促銷的影響,以及第四季度節日過度透支消費力的影響,明年上半年的百貨銷售肯定難說樂觀。”同時,不少百貨業人士也承認,作為新型零售方式,以低毛利換取大量銷售額的電子商務已經對傳統百貨盈利形成沖擊。“電商在下半年持續的大促銷對百貨的銷售絕對是雪上加霜。”一家百貨公司的負責人無奈地表示,目前傳統百貨業的盈利模式和營銷手段必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否則將面臨更嚴酷的寒冬。 鏈接:未來三年百貨業將步入整合 據財新網報道,中銀國際分析師劉都日前表示,今年以來國內零售行業由于供求關系的逆轉導致行業增速大幅放緩。下游消費需求不振,同時商業地產供給量的大幅增加以及電商、購物中心等新興渠道的分流導致競爭加劇。 由于消費信心的回復較為緩慢,其對2013年全年行業增速仍持相對謹慎的觀點,預計全年同店增速逐步恢復到接近10%的水平。 在未來3 年中百貨業將進入行業整合階段, 行業集中度將會有所提升,但是由于促銷力度加大以及新店擴張,毛利率將繼續下降,而同時租金和人工水電等成本保持剛性,直接擠壓了行業利潤率。 此外,他認為電商依靠價格殺手策略,有效地吸引客流,對傳統零售過長和缺乏效率的供應鏈形成有效沖擊。但是電商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來實現長期健康發展。而對傳統零售公司來說,只有有效地縮短供應鏈環節,提高運營效率,才能有效地應對電商的沖擊。相對而言,標準化程度越高的產品零售商受到電商沖擊的幅度越大。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