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消息,在經歷兩個月連續下跌后,團購行業終于在年底迎來“小翹尾”。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發布的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11月份國內主流團購網站總成交額達18.7億元,較上月增長5.1%,購買人次為3561.5萬,環比微增2.4%。 綜合全年數據來看,截止到11月底,2012年國內獨立團購網站總體購買人次超4.1億,累計成交額達192.3億元,全年總量有望突破210億元。團購行業整體成交額年度翻倍增長的同時,主流團購網站的競爭持續集中化發展。 專家分析,歷經近3年落地推廣讓團購逐漸變為商家常態化的營銷模式,但整體行業急需創新努力,找到更新鮮的優惠來再次激活消費者的興趣活力。 預計年度總成交額達210億元 為何總成交額連續兩個月下降的團購行業能在11月迎來“翹尾”?專家指出,兩年多的發展已經讓團購成為了普通人日常消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11月中餐飲、電影票等品類的團購表現更為亮眼。團800詳細數據顯示,在11月18.7億元的成交額中,餐飲消費首次突破10億元,占比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3.6%,而今年上半年平均為42%,去年平均僅占36%。 由于11月中進入賀歲檔預熱期,《王的盛宴》、《1942》等精彩大片重燃起消費者團購歲末影票的熱情,團購熱門品類電影票各項數據都得到提升。據統計, 11月團購電影票總成交額達1.68億元,購買人次達到589.2萬,成交額達1.68億元團購,環比上月分別增長37.8%和50%。 綜合全年團購行業情況來看, 2012年前11個月的月均成交額為17.5億元,與去年比較增長了90.1%,月平均購買人次為3744萬,與去年比較增長了43.2%,平均在售團單為19.4萬個,與去年比較增長了330.7%。 可見,在過去的一年中,團購雖經歷起伏,但整體趨勢還是在震蕩中上升。如果12月成交額只要平穩達到今年的月平均值,那么2012年獨立團購網站們的市場總體成交額將超過210億元,購買團購的消費者將累計超過4.5億人次,團購行業也將順利跨過2012年的“末日危言”。 一線城市保住規模 潛力增長仍在二三線城市 一線城市占全國總盤份額在11月停止縮水。據統計,本月前40城市總體成交額為13.42億元,占比近71.8%,環比10月份上升2百分點。從各地區排名來看,上海和北京成交額較上月有所反彈,廣州基本持平,深圳首次超越廣州進前三。 盡管一線城市占比有小幅度上升,但這與之前一線城市占總體銷售額絕對統治地位相比,占比仍然有很大幅度的下滑,而現如今的團購市場可能還需要更多地方城市來補給新的活力。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受國內團購發展情況影響,前期團購網站之間的過渡競爭使得重點城市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很難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縱觀二三線地方城市,大部分則處于起步階段,其巨大的消費潛力也還并未得到足夠的挖掘。 因此,對于飽受一線城市市場增長乏力困擾的團購網站們來說,二三線城市或將會是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特別是一些地方微型團購網站,本身根植于當地用戶論壇甚至住宅小區,以夾縫中生存的方式綻放出異樣的生命活力。 團購產品缺少新意 消費者需要“新鮮優惠” 雖然整體規模有望實現年度一倍以上的增長,但團購行業似乎已經有一段時間陷入了冷淡和重復,缺少能喚起消費者興趣的“新鮮感”。據團800統計,目前線上銷售的團購產品數量幾乎每月都在大幅增加,從月均不到10萬個一路狂奔至超過30萬個,9月、10月、11月依次為30.4萬、31.6萬、31.7萬個,而在團單的售賣時間上,甚至出現一年長期的,這與之前團購“一天一單”、“一月一單”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團購似乎已經逐漸轉變成了常態化的優惠方式。 對此,消費專家,團購導航網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分析:團單數量猛增、售賣時間延長是一把雙刃劍,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團購成為商家逐漸認可的日常營銷渠道,但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常態化的團購優惠也使得網民的消費心理發生改變,同質化嚴重、品類重復的團購很難再刺激用戶的消費神經,這與團購成立之初用戶“搶購囤貨”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團購站們需要在整體穩中有升的大環境下,清醒意識到給消費者提供“更新鮮的”團購產品,突破本地服務類和網購類團購的現有品類限制。據悉,一部分團購站已開始嘗試通過自己的地面團隊為消費者提供團購特價的生鮮蔬果遞送服務,以更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們重拾對團購的驚喜和期待。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