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家:兩地分工明確 錯位經營規劃是關鍵
交通、電訊、城市建設等各方面的利好政策出臺,加快了廣佛同城化的進程,兩地零售業如何利用這個契機實現優勢互補,擴大各自的消費影響力,這是需要商家們考慮的問題。作為輻射面廣達珠三角的正佳廣場,一到節假日從珠三角各地尤其是來自于大佛山地區的車輛占了很大的比例,面對當前如此利好的局面,正佳廣場總裁陳維民表示,廣佛要加強聯系,首先商業規劃的著重點應放在商業物業的增量規劃上,要平衡商業物業存量和增量的關系。其次,政府規劃應考慮企業實際。在計劃經濟時代,規劃者和建設者都是政府,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規劃首先要考慮到誰來買單。最后,廣佛商家的商品重復率高,如果能夠對廣佛商家之間品牌的進駐情況進行一個摸底,之后協調發展,相信對于廣佛商家的品牌組合將更有利。

正佳廣場總裁陳維民
雖然廣佛兩地一向交往頻繁,但大的零售企業互相進駐的情況仍不多見,佛山的黃振龍涼茶倒是在廣州開了不少,廣州早年也有一些百貨商家到佛山開店,但都無疾而終。不過,去年在三水廣場成功開出第一家省內廣州市外分店的新大新公司,可謂是先人一步搶占佛山先機。對此,新大新公司副總經理譚瑞東也介紹了情況,新大新在進駐三水廣場之前,考察過十幾個商業網點,在最終選擇落戶三水之后,三水政府相關部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用了短短幾個月就籌備起了三水廣場店。新大新三水店采用了新的vi,服務臺和收銀臺合一,人員也進行了本地化,除了從廣州公司派出的4個人之外,其余的員工都在三水本地招聘。今后將對三書店投放更多的資源,將其列為單獨的宣傳對象。從新大新北京路店到三水廣場店只需要45分鐘的車程,廣佛同城化相信會給新大新帶來更多的利好。

新大新公司副總經理譚瑞東
廣州百嘉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商業地產總經理楊軍艇則快人快語,指出要提升佛山商業,第一不能強調其作為城市中心,第二不能強調佛山的流動人口數量,第三不能強調佛山的購買力,第四不能強調佛山的人口素質,第五不能強調商業品牌。“廣州的商業硬件比佛山好,但軟件上卻不如佛山。”提升佛山商業,要強調其交通便利、停車位充足、機制靈活和專業市場的發達。

廣州百嘉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商業地產總經理楊軍艇
早前曾嘗試進入佛山的摩登百貨副總經理羅一星則表示,長期以來,廣州和佛山就分別承擔了外貿和內需的任務,300年來一直擔負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廣佛同城化應孕育新的大的商業模式,是對兩地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希望能夠借此誕生出新的大粵商。

摩登百貨副總經理羅一星
學者專家:零售為王廣佛大商圈尤為重要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中國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現代流通管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海忠表示,廣佛同城化的問題,放在全國范圍下討論意義更加重大。兩個行政區域討論一體化,無疑是給兩地的商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前景。早在政府正式提出廣佛同城化之前,就已經有外資企業在研究兩地同城化的市場空間,該企在佛山開出幾家分店,下一步的計劃便是在廣佛的交界處開新店。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中國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現代流通管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海忠
“廣佛同城化,首先要考慮如何將企業規模做大,這是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的關鍵。”王海忠指出,沒有商業規模就沒有規模經濟,就無法整合更好的資源與供應商合作,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其次,要有高度的看待商業零售業。商業零售是最早的經濟形態,不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知識密集型產業,要創造出商業品牌,從“坐商”發展為“行商”,注重與消費者的溝通,拉動市場,注重顧客的購物體驗,讓體驗營銷成為最重要的手段。最后,構建和諧商圈成為做大商業的關鍵。
國務院國資委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副主任廖偉陽對于商圈的重要性也頗為看重。他表示,早在323年前廣佛就是同城,“廣佛同城化又一春來的太遲了。”物流、人流、現金流和商品流這些商業流量的研究,對于商業發展來說非常重要,是研究的重中之重。零售業事廣佛同城化突破瓶頸的一種形式,因應廣佛同城化的要求商圈就應重組。“大而全”、“小而精”都不是目前最好的商業形式,要尋求差異化經營,錯位經營。

國務院國資委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副主任廖偉陽
中國百貨業協會零售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大型百貨零售企業貿易聯合會理事長梁國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