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檔購物中心會過剩嗎
4月11日,位于北京市大望路的華貿購物中心在“TO?BE?DIFFRENT”的旗幟下正式開業,包括范思哲中國旗艦店在內的近百家國際品牌入駐其間,加上去年開張的華貿新光天地和正在陸續開張的華貿商業街,一個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奢侈品購物圈至此初具規模。同時,在沈陽、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高檔商場也在接連開張,其環境之舒適、品牌之高端都足以令“血拼族”熱血沸騰,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消化得了這么多高檔購物場所嗎?
北京的薛小姐是一本時尚雜志的主編,購買奢侈品不但是她的愛好,也是她的工作。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她會去香港、東京或巴黎購買名牌服飾——直到去年位于華貿中心的新光天地開業。
她向《環球》雜志記者感嘆說:“北京終于有個值得逛的商場了。”
當然,現在她的北京購物地圖里已經遠不止新光天地這一個地標,還有已經開業的華貿購物中心和金融街購物中心,即將開業的大望路美美百貨,以及成功升級的東方新天地,未來或許還有崇外國瑞中心、王府井樂天銀泰,等等。可以說,正在中國迅猛發展的高級百貨業在首都北京更是呈現出“井噴”的驚人勢頭。
“整體來看,高檔商場在北京已經飽和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黃國雄說。在訪問這位國內商貿零售領域的權威專家時,他反復告訴《環球》雜志記者的一句話是:“我們發展高端市場一定要謹慎!”
但商家們的意見顯然不同。在《環球》雜志記者調查的過程中,華貿中心和金融街購物中心的管理層都對市場充滿信心,奢侈品牌經營者們則顯得更為樂觀,美國一線針織品牌ST.JOHN的亞太區負責人甚至對《環球》雜志記者表示:現在中國的好商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中國奢侈品市場在“爆炸”
奢侈品牌對中國高級百貨業的樂觀自有他們的道理。
據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統計,2004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12%——比5年前增加了12倍;高盛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費國。而在今年3月底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也做出類似的預測:到2014年中國將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面對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發展迅速、潛力無窮的市場,許多品牌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古馳(Gucci)的執行副總裁不久前在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就用了“爆炸”一詞來形容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在過去三年里,古馳集團將全球投資總額的60%放到了中國,其回報是,僅2007年集團在中國的收入就同比增長了168%。
如今,古馳品牌在中國已有18家直銷店,今年計劃再開5家。對于這樣的品牌來說,開店后的銷售量并不是值得擔心的事情,相反,尋找合適的開店地點才是問題所在。
因為要維持奢華高端的形象,一線奢侈品牌對專賣店所在地的購物環境有極高的要求。考慮到中國城市還沒有香榭麗舍、第五大道那樣的奢華購物街,高檔購物中心幾乎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各大城市高級購物中心的發展速度的確還很難滿足這些奢侈品牌擴展業務的需求。
在調查中,《環球》雜志記者還了解到,某些大牌奢侈品之所以熱衷于在中國開店,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國內的許多百貨店和購物中心為打造高端形象,都將吸引一線品牌入駐作為首要目標,往往對他們開出極為優厚的條件,例如免店面租金若干年,有的甚至還會贈送高額的店鋪裝修費用。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品牌經銷商們的運營風險。
>>>專題報道:廣州奢侈品消費市場春天來臨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