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V將滿身的MONOGRAM圖案濃縮成印在包角上一個小小的“LV”圖案;Gucci藏匿起醒目的雙G標志,用延續的紅綠條紋向有識別能力的人微妙展示品牌變革;Buberry則早就悄然告別了幾乎成為品牌烙印的各種格子……印有品牌大Logo的單品曾風靡全球,但如今風向變了——很多世界頂級奢侈品牌開始走向“低調的奢華”,這所有的動作似乎都在宣告曾經不可一世的Logo正開始著一次低調之旅。
姐買的是包,不是Label
大抵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關于“奢侈品”的美麗夢想。它可以是帕麗斯·希爾頓拎著的那些LV,也可以是貝嫂維多利亞鐘愛的Hermès,還可以是大明星們都喜歡的Gucci…… “你是愛馬仕男,我是香奈爾女,而我們大家,都是路易·威登包。”洪晃的這句話清晰地給時尚的男男女女們貼上了標簽,他們共同的名字是“Logo”。
奢侈之風大舉東進的時代,人們對Logo的空前癡迷程度超乎想象,能被人一眼認出來的款式就是比隱晦點的版本賣得更多更好,女人們如若不提一只帶有C或者D或者G的Logo手袋,簡直無法走入辦公室。更噩夢的是,就算該手袋系出名門,若沒用勞什子的雙C雙G等明顯Logo做裝飾,那它就不具備登上臺面的條件——因為沒人認得出它!Logo似乎已經不僅僅是商品用以標明出身的“胎記”,它變得更像是商品所宣揚的奢侈身份的主題。
有人喜歡名牌Logo,不過現在,也有人開始意識到,顯示奢華與地位并不總是需要浮華的巨大商標。為了吸引新一代年輕人,日本品牌如Heddie Lovu的牛仔褲和Kenji Ikeda的包包都開始學習Bottega Veneta等歐洲品牌,將Logo隱藏起來。全球經歷過經濟衰退后,潮流已經轉向沉穩和謹慎,Logo也要低調。美國南加州大學調查研究發現,歐美高端消費者更愿意購買沒有Logo的“安靜”產品。而中國的消費者,也愿意為沒有了滿身Logo的LV埋單嗎?
炫耀性消費雖然能夠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行頭,但是,真正有殺傷力的炫耀性消費卻是那種蔑視一切的態度,比如把莫奈的名畫掛在廁所里,或者像凱瑟琳·赫本一樣,把奧斯卡小金人獎杯放在浴室門腳,抵住那扇門。
或許有一天,在經歷了財富覺醒、Logo遍地的短暫“西風東漸”后,奢侈品也將逐漸回歸傳統,回到“很中國”的那一角。那時候的奢侈品,不再有異常刺眼醒目的Logo,而僅僅只是那一枚枚溫潤的玉石,在成功男士的手間摩挲;或者是一只只晶瑩剔透的手鐲,在女子的手腕間叮當作響;又也許是一個個通透的紅翡綠翠,在女子的指縫和胸前閃爍著別樣的日月光華……
LOGO雷事件
大家都知道大牌們每年N季推出新品無數,到頭來賣得最好的,還是那種布滿了Logo印花的款式,但Logo法則當真是百無禁忌嗎?那些過猶不及的做法還是會雷得人外焦里嫩。
武裝到皮膚
包是低調了,可LV今年直接將Logo印在人的皮膚上,2011春夏男裝秀上男模們的胸口仿佛一只印滿了Logo的LV包包。更有早前的Chanel將交叉的雙C圖案的項鏈制作成了文身貼紙售賣,當我們身體的最后一寸皮膚都成為布滿大牌Logo的陳列場時,還有什么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呢?
武裝到手指
大牌控們平日里穿大牌、用大牌,即便如此還是很難想象有人會對品牌膜拜到連指甲上都要繪上相應的logo。美甲師Sophy Robson為Elle Collections雜志設計的這一系列指甲片就是以奢華品牌Logo為圖案,只是不知道這些大牌的官方是怎么看待這一系列作品的,是理解為致敬,還是判定為假冒,尚需拭目以待。
武裝到眼珠
Dior最新推出的這個隱形眼鏡,可沒有起到“隱形”的作用,而是要高調地“顯形”,就怕別人看不到。除了金光閃閃以外,品牌的“CD”標志也是非常的明顯。就是擔心,戴上這款眼鏡的時候是不是看到的整個世界,都被打上了CD的標志?
武裝到美食
想象一下:走進麥當勞,每份食品都印上大牌Logo,會是怎樣的情景?將于明年誕生的Access Agency打算在時裝周期間開設高檔臨時麥當勞店,售賣Burberry漢堡、Chanel薯條、Paul Smith圣代冰激凌……別忘了,這些聽上去很奢侈的食物吃上去和之前并沒有任何不同,還是和原來的味道一樣,絕對是視覺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