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送禮這一動因背后,部分官員群體被認為是奢侈品的實際消費人群之一。
根據此前紀檢人員的披露,為了給“不太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購物的官員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禮行賄的手法也在創新。奢侈品店的一個潛規則是,商人在店里開一個私人賬戶,這個賬戶代碼在同品牌所有門店通用,如有“關系官員”購物,只要說出代碼,就可將賬單記在商人名下。
兩個臉譜
中國奢侈品的消費人群呈現“勞斯萊斯們”和“星巴克們”兩張臉譜。
不得不提及的是,奢侈品消費爆發性增長背后崛起的富豪階層。胡潤研究院的數據說,資產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人去年已達1363人;這個數字自2000年以來呈爆發式增長,年增速在50%到58%之間。
對這個階層而言,奢侈品是生活中的常態消費。廣州友誼的江國源透露,2010年該商場的一名鉆石卡客戶,一年在該店的銷售額就接近300萬人民幣。
這家高檔商場的超級客戶名單上,有一名偏愛古董表收藏的客人,每年會花費至少100萬元人民幣用于購買江詩丹頓、勞力士以及卡地亞等名牌手表,這還僅僅是他在這一家商場的消費額。
江說,這些客人們多少帶有神秘色彩,在名表的鑒賞會或是商場對鉆石客戶的宴請中,他們都不太提及更多的個人信息,他判斷,這個群體以私營企業主居多。
前述未具名大酒商也透露,公司大客戶的名單中,不少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新貴階層和有著留洋背景的“富二代”,也包括不少演藝界的名人。
華致酒行的張言志估計,這些頂級紅酒的消費人群基本都處于富裕階層,可自由支配的資金規模一般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這一階層正是楊青山所說的“勞斯萊斯們”,他們對奢侈品的消費額占據絕對份額,消費的也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不同于富豪階層的生活性消費,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另一個消費群體“星巴克們”,對奢侈品的消費特點被定性為炫耀性消費,他們可能需要攢幾個月的錢,才能購買一個名牌手袋。
布魯諾·蘭納對1471份調查樣本的分析也發現,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影響了中國大部分的奢侈品消費行為。他說,受訪的中國消費者購買奢侈品大多是從低價的入門級商品開始,他們在月收入并不高的時候就會選擇購買LV、Gucci等名牌手袋,這其實與10年前日本、韓國的情況類似。調研樣本中,25歲-35歲的受訪人群占據樣本總數的50%左右,月收入在1萬元左右的受訪人群占調研樣本多數。
與發達國家的橄欖型社會不同,中國的中產階層目前只占總人口數的9%-10%,大約1億人左右。楊青山說,這部分人群正是當前“星巴克們”的主要構成群體。歐美日的中產階層比重一般占比超過60%。
不一樣的定價
中國2009年1560億人民幣的奢侈品消費中,有55%是在境外發生。
奢侈品巨頭在中國的定價普遍高于其在歐美市場的銷售價格。布魯諾·蘭納將這歸因為中國較高的進口關稅和消費稅。他提醒,中國大陸地區的店鋪租金以及員工工資普遍低于香港地區,但是終端零售價格卻比香港高出不少。
貝恩的報告顯示,中國2009年1560億人民幣的奢侈品消費中,有55%是在境外發生。
張言志也說,一瓶拉菲酒莊的高檔紅酒,在法國售價為1000歐元,但進入中國后,就必須算上48%左右的稅,這包含14%的進口關稅、17%的增值稅以及10%的消費稅等。再考慮到海關抽樣的損失,進口商們的合理利潤,這一瓶酒在大陸地區的售價至少要在2000歐元。“頂級酒的售價一般要比歐洲市場貴一倍,一般紅酒售價甚至要高2倍。”他說。
事實上,進一步降低奢侈品的進口關稅一直在討論中,坊間也盛傳,這一調整很可能會在今年完成。政府希望通過降稅刺激進口及擴大內需。
不過,降低奢侈品的進口關稅能否提升中國境內的奢侈品消費還很難判斷,布魯諾·蘭納說,對價格不敏感、商務送禮、沖動型購買以及習慣性購買這類需求仍然存在。
張言志也說,中國奢侈品的主流消費群體對價格并不那么敏感,即便14%的紅酒進口關稅全部取消,對高端消費群體的影響也仍然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