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與送禮比例加劇調整
“之前普遍觀念認為,廣州、深圳靠近港澳,奢侈品消費容易外流,本土市場難有作為。”麗柏廣場董事總經理王福財向記者表示,這是一種誤解,但也造成廣州不是奢侈品旗艦店落地的第一二選擇。
據悉,奢侈品在中國擴張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由其集團直接投資經營的旗艦店;另一種是加盟的品牌店。旗艦店匯集了該品牌所有的當季產品;而品牌店則由投資者自由選擇適合當地消費市場的產品。廣州、深圳、上海、香港以品牌店為主,由于消費習慣不同,三地奢侈品的產品結構有相當大的差異。
而也正因為如此,“麗柏現有60多家品牌中,產品與北京、上海、香港很不相同,尤其是冬天,北京、上海棉衣類產品較多。品牌商通常都會根據每個城市的氣候特點、消費習慣等情況,選擇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在當地店鋪銷售。”王福財表示。據悉,麗柏一線品牌近20家,是目前廣州匯聚最多全球頂級品牌 的高級商場。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奢侈品消費很大比例來自于送禮支出,因為內地消費可以開發票。2009年初,胡潤百富在上海第五次發布了《2009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富豪年平均消費200萬。其中,名車、名表等奢侈品是最大花銷項目。同時,送禮是富豪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50%的奢侈品消費來自于禮品消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奢侈品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據他估計,北京、上海送禮的比例大概可以占到3~4成,而深圳可能高達5~6成,但廣州只有2成,其余大部分為消費者自用。
金融危機最直接影響了資本市場,當股票投資組合價值下跌時,即使非常富有的人也不得不減少支出。這導致送禮占較大比例的北京、上海、深圳市場奢侈品銷售速度放緩,消費下滑比例增大。
奢侈品競相“染指”物業
“根據我們對VIP會員的了解和分析,經過5年的時間,麗柏對50%的品牌進行了調整更換,引進了一些更符合顧客需求的國際品牌。”王福財表示,麗柏目前通過引入美容、休閑等配套功能,已將麗柏廣場變身為一站式綜合商場。這與以往大陸奢侈品單一功能有所區別,進一步鎖定了固定消費者,降低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現在有8成顧客是VIP客戶。”
而在上海,奢侈品集團開始調整盈利策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路易·威登、愛馬仕日前在上海虹橋等地分別收購當地物業,建造旗艦店,“有些類似日本的獨立屋,可以更好地展示奢侈品牌”。“這意味著歐美奢侈品牌繼開設旗艦店后,開始乘機在中國抄底商業物業,以增加商業投資盈利方式。”易居中國上海克而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柏翔認為。
據了解,中國的奢侈品品牌商店里的商品進價,大概是售價的五折左右。如果在上海市中心區域的購物中心內開設一家門店,月租金每平方米2萬~3萬元,再加上人員成本、管理成本、各種稅費,真正的利潤也只有10%~15%。在經濟繁榮期,10%~15%的利潤意味著巨額的利潤;但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奢侈品動銷差的弱點將抵消高毛利的優勢。
黃柏翔認為,經過樓市調整,很多過去覺得自己不缺錢的開發商,已經不得不變賣投資物業套現,而商業地產今年下半年可能比上半年形勢更嚴峻。對于投資者來說,現在能拿到比2007年乃至2008年上半年更合理的價格,一線城市的市中心也有很多物業可以選擇。因此奢侈品集團現在上海收購物業具有較大增值空間。
知情人士透露,奢侈品開始選擇在上海置業,還在于奢侈品在上海直接投資的旗艦店數量有限,不會與集團已有旗艦店產生正面沖突。“北京旗艦店相當密集,且物業難尋,預計奢侈品在中國購地自建的城市目前只有上海一地。”
數據
美國貝恩公司發布關于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報告。結果顯示,全球奢侈品銷售將銳減,2008年增長速度僅為3%,銷售額約為2200億美元,增速遠低于2006年 的9%和2007年的6.5%。
報告還預計,2009年奢侈品市場將面臨6年來首次衰退。今年2月,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形勢報告中繼續指出,2009年世界奢侈品市場估計將下降5%-10%,遠遠大于最初預計的3%-7%的降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