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整體的市場氛圍好,行業從業者,肯干、敢干、善干,成就了深圳商業如今的輝煌,深圳商業30年可圈可點。
深圳零售企業已經是全國概念
深圳商業發展30年,從深圳走出去的零售巨頭比比皆是,形成的已不僅僅是深圳概念,更是全國概念。
在商業領域,連鎖經營模式被譽為現代商業最先進方式。深圳一直在走連鎖經營這條路子,遵循統一的品牌內涵,這是“可復制”的成功要質。在連鎖經營上,從百貨到購物中心,甚至商業街,經營難度逐級遞增,但深圳最大的連鎖企業在全國擁有3萬多家門店,遍布國內各大中城市,以及發達地區的縣、鎮。
深圳零售企業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善于團隊作戰,七八年前曾出現深圳企業組團去珠三角開店的景象。在零售業內每個團隊都具有其團隊特質,他們善于在這其中互相競爭、互相融合、互相學習。
產業調整將推動商業的調整
拆除二線關后,深圳產業調整的步伐也將加快,加之人口結構調整,將推動商業形態、定位的再次調整。人群的改變最直接的是引起需求的轉變,零售業是跟隨人群走的行業,它也將迅速形成新的業態。深圳的零售行業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當客群發生變化后,會以最快速度適應它,準確定位,進而運用符合定位的營銷方式。
未來深圳市內大型的商圈設想是一東一西各一個。東是指在深惠結合點,坪山片區,輻射粵東;西為寶安、機場附近,輻射珠三角。
更多訪問:
記者:深圳零售業有很多開先河之舉,你如何看待這種深圳現象?
花濤:深圳是國內最早的市場經濟試點區域,也是國內最尊崇市場規律的城市。這些現象得益于深圳的時代環境。其次是政府的角色,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為零售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深圳有特殊的移民文化,思想解放擺脫束縛不斷進取,具備了敢闖敢干敢試驗的特區精神。內地有的地方商業也很發達,但是為什么落后我們,因為固步自封。
記者:1995年以前,深圳的零售企業沒有一家進入全國百強,在2005年全國連鎖百強排名中,深圳有15家零售企業榜上有名。你認為深層原因是什么?
花濤:這表明現代服務業在整個經濟發展總體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深圳零售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得益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了深圳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與動力。同時,深圳國有企業少,政府包袱就小,這樣企業在對外開放方面也更具主動性。外來環境也是重要因素,零售巨頭進駐,把國際上最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帶進來,也帶來競爭壓力,對深圳零售業起到很好的推動與促進作用。此外,深圳零售企業對外擴張模式比較靈活。比如天虹、歲寶,對外擴張模式都采用了“百貨+超市”組合的模式創新。
記者:關于“建立深圳連鎖企業總部集園區”的計劃,目前進展如何?
花濤:現在已解決了6家企業的總部問題。符合深圳總部經濟認定的零售企業每年還將繼續申請。我認為政府這幾年對總部經濟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今年又出了一個流通業發展的扶持基金,現在正在制定細則,預計每年有3000萬的具體支持。
記者:你認為深圳零售行業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花濤:深圳零售業經營管理的技術上需要進一步提升。這里面包括若干環節,其一是供應鏈管理如何提高,其二是研究消費者,更加深入細致、科學研究消費者需求,和他們消費習性的變化。這是現在有欠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