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記者的手機里收到一條短信:“逛家樂福最新程序:推著最大的車,車里裝滿冰激凌、雪糕、速凍食品,走到熱的角落,車一扔,走人!”
一分鐘后,又收到一條:“逛家樂福最新程序:推著最大的車,去活魚專柜。魚讓售貨員殺干凈,一個袋子裝一條!走到角落,車一扔,走人!”
一陣抵制家樂福的情緒正在南京乃至全國民間悄悄蔓延。而且,抵制的矛頭又開始指向LVMH集團和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品牌,甚至所有法國貨。
LV:人流量大減
昨日中午,記者走訪了新街口商圈的多家高檔商場,由于是周三的緣故,再加上下雨,各家商場的人流量都不太大。記者在德基廣場蹲點1個小時,發現LV門店的人流量只有37人次。與2007年7月,LV在南京開業時,消費者排隊搶購萬元皮包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德基一樓,時尚白領趙佳告訴記者,“LV集團涉嫌贊助達賴喇嘛的事,我也聽說了。其實,隨著南京時尚的發展,頂級品牌越來越多,我們不一定非要買LV啊!”趙小姐告訴記者,雖然她有兩只LV的包,但在輿論當頭,她也不會拿出來用。記者注意到,趙小姐昨日在逛德基時,挎著的包包是意大利品牌范思哲。
據南京時尚界的資深人士透露,“LVMH集團在中國大陸獲取巨額財富,成本卻很低。LV進駐所有的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或者五星級酒店,全部是對方承擔裝修費用、人員費用,并享有長達1-3年的免租期。”
在西祠社區、淘寶網和搜狐等網站購物頻道論壇中抵制LV的帖子也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跟帖響應。
截至昨晚22:00,記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抵制法國貨”,搜索網頁達21100篇;搜索“抵制法國化妝品”,搜索到相關網頁達224000篇;輸入“抵制LV”,搜索到相關網頁187000篇。
市民態度不盡相同
記者在德基和大洋分別采訪的30名消費者中,有半數消費者表示將不再購買法國奢侈品和化妝品。在德基,有17名消費者表示將抵制法國奢侈品,12名表示“政治與經濟不該混為一談”,1名表示沒聽說法國品牌贊助藏獨勢力;在大洋,15名消費者表示將不再購買法國化妝品,7名表示“無所謂”,8名表示“不相信藏獨勢力是法國品牌贊助的。”
公務員黃先生則告訴記者,“我們抵制LV,抵制法國貨,不是說不喜歡這些世界優良的產品,而是在以中國人的行動向法國當局表態,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100年前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
在金鷹和大洋,也有消費者表示將抵制法國產的化妝品,河海大學的大學生黎敏表示,“自己正在使用HR赫蓮娜的產品,但我以后不會再買了,不過家里的那瓶還是會用完。”
在珠江路某IT企業工作的張曉華,曾是碧歐泉男用化妝品的“粉絲”,但他昨日向記者表示自己將暫停購買、使用法國品牌的任何化妝品,“其實,我們沒有太多的其他有效手段來向法國當局表達自己的不滿,抵制法國商品是我們能做到的成本最小的行為。”
法企發表聲明急欲脫責
昨日,被列為重要抵制名單之一的歐萊雅旗下的化妝品零售商BodyShop所做的公開聲明中稱,其澳大利亞子公司對達賴去年的澳大利亞之行提供了有限的支持。他們的支持不涉及資金,并且,該公司現在跟達賴沒有接觸。聲明指出,BodyShop不參與支持政治活動,它與達賴在公司或國際層面上沒有任何正式的組織活動的合作關系。
昨日下午17:30,記者致電LV上海總部時,被告知所有公關部的人員都出差在外,無法提供任何解釋。接線人員還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法國集團總部的任何指示。”
在搜狐社區上,有網友指出,2007年3月,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屬下Arnault聯合美國私募基金柯羅尼資本(Colony-Capital)收購家樂福9.1%的股份,成為家樂福第二大股東。
因此,由拒進家樂福開始的抗議活動,很快開始波及到其他法國產品。所有的法國護膚品牌、酒類品牌、服裝品牌如HR赫蓮娜、蘭蔻、嬌蘭、歐舒丹、嬌韻詩、碧歐泉、歐萊雅、薇姿等都在一些市民抵制之列,當然也包括LVMH集團旗下的LV、迪奧、羅意威等多個著名奢侈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