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愿連鎖組織和最大的食品分銷企業。2004年與IGA同時進入中國,與IGA的高速發展不同的是,除了在追求增長的同時更在乎每一步是否走的扎實有力。日前召開的SPAR中國董事會,在高度肯定中國合作伙伴的努力后,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也做出了前景規劃。高登·R·坎貝爾,作為SPAR 77年發展歷史中最卓越的領導人之一,懷著將SPAR做成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零售品牌的決心,第六次來到中國。
《超市周刊》:這次中國董事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高登:基本都是內部管理工作的部署,你知道,SPAR中國有五個合作伙伴,我們的討論內容包括目前已經發展為SPAR團隊的一些門店,2009年的工作計劃,自有品牌的發展,目前自有品牌的種類已達到175種,到今年六月底,我們的自由品牌的種類就會發展到250種。還討論到了聯合采購的問題。目前我們在討論如何增加聯合采購的數量、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培訓方面的工作。
《超市周刊》:目前的自有品牌以哪個種類為多?
高登:我們自有品牌目前有三類核心產品,食品方面我們主要經營軟飲料、餅干、烹飪油。還有一個種類是個人衛生護理產品。我們在這一類用品方面還有自己的品牌——Sense心思,另外我們集中主要精力在做SPAR的童裝——Kid’s club。我們從歐洲進口食品意大利通心粉,價格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SPAR中國的銷量非常好。
《超市周刊》:SPAR國際聯合采購主要集中在哪些種類?
高登:我們有定期的采購總監聯系會,很多關于商品采購的信息是互相交換的,比如產品的銷量、產品的選擇、采購條件等。通過這樣的會議更優化采購資源。另外,聯合采購的叫法不是很準確,因為這種合作不僅僅是采購,更多的聯合是銷售方面的。
《超市周刊》:SPAR在中國的采購是面對全球SPAR還是只有中國區的銷售?
高登:現在目前還僅是在中國,但是我們在嘗試怎樣在全球進行銷售。實際上,歐洲SPAR銷售的非食品在中國的采購比率是非常高的。目前我們在中國有這樣幾種采購形式,如果是小的零售企業,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找一個中間商。如果是中等規模的企業,同中國的合作就會更緊密些,通常會一年幾次來中國考察商品。大型的零售企業會有中國采購中心。這些方式我們都在使用。我們希望將來SPAR中國可以成為SPAR歐洲的中國采購中心,但在角色上,介紹合作伙伴也是采購之外的又一職責。
《超市周刊》: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整個消費市場產生了什么影響?
高登:如果講采購方式改變的話,我會告訴你沒有變化,如果講采購量,那么影響是非常大的。對食品和非食品的影響都非常巨大。有些國家受到的影響會非常大。具體講是從去年一月份,美國股票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去年六月份金融危機到達頂峰。不夸張地講,在西班牙有100萬套房子等待賣出,但是,我這樣說不是要給你錯誤的印象,實際上,食品的銷售依然在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放慢了很多。
《超市周刊》:具體到對SPAR中國的影響呢?
高登:據我目前得到的數據顯示,并沒有在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我不知道各位了解到的情況是否同我一樣。
《超市周刊》:此時是不是加大自有品牌投入力度的最佳時機?
高登:簡單來說,絕對是的。目前自有品牌在層次上分為三種:標準型自有商品,質量和國際知名品牌是一樣的,價格卻優惠20%;優質型自有商品,在質量上可以勝過知名品牌;價格型自有商品,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當然質量上也有保障。目前在中國自有品牌的發展還沒有到如此清晰的格局。
《超市周刊》:您是否認為SPAR中國發展的速度相對緩慢?
高登:我們的管理團隊中,本來就有些來自中國區域的,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把管理經驗和技術的支持帶給中國的合作伙伴們。這些工作的復雜性不是我們開始就預料到的,尤其是在實施過程中比原來想象的要難度大些,我不覺得SPAR發展的速度不夠快速,我們在建立很好的基礎。任何想要加入進來的企業,我們都歡迎,但是前提是要在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方面愿意付出足夠的時間。
■記者手記
未見到高登先生本人前,我一直在想象,一個曾當選愛爾蘭全國青聯主席的生物化學博士是如何干上零售行業的?
高登先生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和藹的笑容,近兩個小時的采訪博士那談吐間的從容鎮定、風趣幽默深深地定格在記者的記憶里。高登先生告訴我大學畢業后經過一段時間在食品生產工廠的工作,對商業運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倫敦商學院進修后,便走上了營銷戰略的職業生涯,進入了一家公司出任市場營銷總監。因工作接觸到了SPAR,最初對其并不了解的高登,去了很多地方做調研,結果卻發現SPAR店鋪無論從運營模式、貨品陳列、燈光布置等方面要好過自己所在公司的店鋪,而且可以從那里學來更科學的經驗技術、管理模式等。于是便萌生出要將其放大的想法,并付諸于行動將店鋪加入了SPAR團隊,于是他創立了愛爾蘭SPAR,并將其壯大。經過多年的管理經營,被SPAR國際正式任命為總裁。說起如此大跨度的轉行,高登先生說,他成功的經歷是一個特例,因為他確實經歷過很多不同的職位,而這個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化學工業以外的知識。
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高登始終堅信:惟有專業,方能成就事業。而在他的概念里,專業和業余的差距就在于前者會把事情做到最高水準,而后者只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SPAR的品牌標志是永不落葉的杉樹,在荷蘭語中SPAR也有拯救的含義,不知道高登率領的SPAR管理團隊是否能在金融危機之下,帶領其中國的合作伙伴平安度過危機并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親身體驗到SPAR帶來的全新購物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