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然而今年情況特殊,傳統的約會也許很難實現了。不過,疫魔也擋不住人們的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據京東銷售數據顯示,在元宵節后至情人節這幾天內,由于普遍都宅在家辦公,因此生鮮的需求量持續上升,同比去年2月8日至12日生鮮的成交額增長4.58倍,紅酒牛排預計會成為很多燭光晚宴的標配;此外,美妝護膚類成交額增長36.8%、K金飾品增長40%,餅干蛋糕則激增246倍。京東大數據研究院對全國各類用戶群的消費行為進行梳理分析,得出以下趨勢:
1、情侶宅家過節送禮以鮮花、美妝護膚為主,異地戀人則以寄禮品、生鮮類為主;
2、珠寶首飾和美妝護膚是男性送給愛人的主要品類,而女性送男性則以手表、手機為主;
3、從計生用品的銷售“異地訂單“的增長看,不少人仍未返回工作地。
人群畫像:年輕人扎堆買珠寶送女票
情人節來臨之際,京東推出“愛不隔離·美禮傳遞”活動,主推情人節美妝限定款禮盒。從全站來看,今年情人節禮品首選無疑是美妝護膚,8日至12日成交額同比上升36%,單日平均成交額是春節期間的3.73倍。
首選禮物品類中,珠寶首飾的消費者中有63%是男性,占比較春節期間高約8%,尤其在26-35歲人群,男性占比上升20%(TGI)。而年紀越大,性別占比與平時數值的差異越小,看來年輕人表達感情的方式更“絢麗“一些。購買美妝護膚商品的男性占比相較春節期間顯著增長,其中16-35歲男性購買者占比相較春節期間上升7%(TGI)。
女性購買美妝品的占比與春節期間基本持平,但購買手表的女性占比明顯提升,其中16-25歲人群中女性占比相較春節期間上升10.4%(TGI),此外購買手機的女性占比上升12.6%(TGI)。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盡管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占比差異與平日相比越小,但46-55歲、56歲以上的人群中,購買珠寶的男性占比與春節期間相比上升6.7%(TGI),而且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46歲以上購買手表的女性占比(較之春節期間)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說明中老年人也越來越浪漫、在情人節之際通過京東給伴侶選購禮品。
若從職業來看,26-35歲的白領人群酒類和生鮮的訂單增長最高,而醫務人員、公務員比較愛選擇購買禮品或紀念品,金融從業者比較愛買美妝護膚類,其中如按摩姨媽神器、中國紅口紅套裝、純銀耳釘等都廣受歡迎;小鎮居民購買生鮮類的增長比較突出。

從細分品類來看,糖果、巧克力類交易額增長約150%;鮮花歷來是情人節禮物的首選,雖然有些地區還受到交通阻隔,今年卡通花束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8%,同時,干花和永生花的銷量也同步增長,看來這一屆的情侶們在送鮮花的選擇上也趨于更務實和更個性化。廣東、北京是全國鮮花速遞訂單量最高的地區,購買鮮花的用戶以16-35歲的男性為主。
情人節從來不乏出手大方的情侶,價格不菲的奢侈品禮物也許更能彰顯心意。在奢侈品選擇上,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強的奢侈品單品,比如皮帶禮盒、男士長款錢包、女士手包,在成衣的購買上也更側重T-shirt和衛衣等比較百搭的款式。
京東大數據分析認為,這樣的消費特征和消費者的性別、年齡結構有關:情人節前夕,男性的奢侈品成交額是女性的2倍多,構成了奢侈品消費的主要人群,但購買奢侈品的男性又主要集中在16-35歲,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這一年齡段的人群往往傾向于購買使用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奢侈品單品。

此外,創意和家居禮品在2.10-2.13期間也有爆發式增長,創意禮品銷售額同比增長5倍;文藝青年偏愛禮品文具,銷售同比增長8倍。酷玩青年偏愛電子禮品與工藝禮品,電子禮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4倍,工藝禮品銷售同比增長15倍。
年輕情侶更關注品質家居生活,咖啡具與茶具受到追捧,咖啡具成為同比增速極高的明星商品;茶壺成交額同比增長455%;此外,薰香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7倍。
宅家也虐狗:美妝唱主角男士護膚增長快
今年的疫情阻擋了情侶們出門“虐狗”的步伐。不過京東大數據揭示,即使宅在家里,照樣也可以過一個溫暖浪漫的情人節。
美食是愛意最真摯的傳達,一頓精致的晚餐離不開最新鮮的食材。根據京東大數據,2020年情人節期間的本地訂單中,生鮮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0%,其中,豬牛羊肉和禽肉蛋類的銷量翻了4倍多,蔬菜和海鮮水產的銷量也同比增長了2-3倍。看來,能量豐富的大餐也有助于增進感情。
從用戶性別和年齡上看,26-35歲的女性用戶是情人節購買生鮮的主力軍,她們大多來自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和山東等經濟發達省市。而得益于遍布全國的供應體系和高效的配送服務,四至六線城市2020年情人間期間生鮮訂單量同比增長了近5倍。
情人節的到了對生鮮品類消費的影響非常明顯。細分品類中,紅酒和牛肉增長尤其突出,看來不論身處何方,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用最新鮮的食材親手為愛人做一桌酒菜,是很多城市小資人群的選擇,也是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最溫情的告白。
雖然宅在家里,也需要為下次見面做好準備,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許多人依然選擇為身邊的ta精心準備一個禮物——美妝類產品。節日期間,面部護膚類產品躍升為美妝品類銷量Top1,其中,男士面部護膚品類銷售額增長勢頭強勁。
宅在家里過情人節自然也少不了對計生用品的需求。從成交額上看,常住地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的用戶的計生情趣產品成交額增長較快,福建和廣東的同比漲幅達231%和196%,這些訂單主要發往用戶回家過年的地區。
因而這就導致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今年計生用品非常用地址的訂單增幅超過本地訂單,京東大數據推測,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假期延長、交通管制等疫情因素推遲了不少年輕人返回工作所在地。
異地訂單:“云情人節”怎么過
相較于“宅家過節”的情侶們,還有很多愛人今年因特殊原因而不能相聚,因此異地訂單同比增長了125%,其中生鮮訂單量增長632%,“禮品”類訂單量增長146.7%,美妝護膚增長88%。
除一線城市外,異地訂單增長最快的是福建省,同比增長229%,其次是天津增長169%,海南增長148%、廣西增長143%、重慶135%。
今年春節很多小白領選擇留在大城市沒有回老家,因此情人節前夕發往發往北上廣的訂單激增,增長分別達到149%、180%和238%——兩地相隔,一出出“西雅圖不眠夜”或“北京/上海/廣州愛情故事”正在上演。
從異地訂單的地域特色看,西北的用戶比較偏愛美顏,發往甘肅、寧夏、陜西、青海等省區的美妝護膚類用品普遍成交額同比增長100%以上,不過最愛美的當屬廣東人,同比增長達228%;
而華北地區用戶比較愛給遠方的愛人送珠寶,其中天津市的珠寶類的成交額同比增長68%,山西增長59%,內蒙53%,北京增長43%;
相比之下,南方人比較愛送手表,其中云南的成交額增長123%,重慶增長97%,江蘇增長74%,上海增長65%,不過北方省份也有強行插隊的:甘肅省手表成交額同比增長105%;
此外,情人節前夕,生鮮的異地訂單銷量持續走高,全站情人節前夕的日均成交額比春節期間提高150%,其中南方省份顯然更加青睞新鮮的食材,廣東的生鮮銷量增長8.5倍,江浙滬普遍增長4倍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物流冷鏈的完善以及今年的特殊情況,以往這個季節對線上生鮮需求較少的一些南方省區如海南、云南廣西等都有十幾倍甚至20多倍的增長。

京東到家陪你“硬核”過節
另據達達集團旗下京東到家平臺情人節消費數據顯示,蛋糕、糖果、巧克力銷量均比去年大幅提升,甜蜜不減分。蛋糕銷售額同比去年提升了137%,糖果同比提升450%,巧克力銷售額提升了611%。這個情人節,購買鮮花蛋糕最多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成都和西安,最愿意用巧克力糖果為愛人送上甜蜜的則是深圳、重慶、廣州和上海。
酒精類產品、消毒液、營養保健品成為“抗疫”期間的“硬核”情人節禮物,銷量紛紛大漲。其中消毒液銷售額同比增9.6倍,酒精棉球、酒精噴霧等酒精類相關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1倍。
情人節期間,京東到家平臺最暢銷的商品類型是蔬菜、水果、調味品、鮮奶和豬肉。水果銷量同比增長8倍,蔬菜銷量同比增長9.3倍,肉類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3.5倍,其中最具“儀式感”的牛排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7.7倍。酒水同比增長了3.3倍,最受歡迎的酒水類型是黃啤、雞尾酒、進口啤酒。飲料也同比增長了3.7倍,其中可樂、檸檬味汽水、植物蛋白飲料最為暢銷。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與其說是“疫情”迫使情侶們宅家或線上過節,不如說是“愛情”讓他們換了一種方式在甜蜜的精神家園互相依偎。不論是和對方共同烹飪一桌豐盛的燭光晚餐,還是為對方精心選一件禮物、制造一個驚喜,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情人節,京東始終站在千千萬萬有情人的身邊,守護人世間最甜美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