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時間11月3日,麥當勞宣布解雇CEO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麥當勞聲明中稱,開除理由是“與員工產生雙方自愿的感情關系(consensual relationship),違反公司規定,且展示出極差的決斷力”。 此后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主動辭任麥當勞董事會位置。原麥當勞美國區CEO Chris Kempczinski接任麥當勞全球CEO一職,同時加入麥當勞董事會。 在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此后向全公司發布的郵件:“我和一名員工產生了感情關系,這違背了麥當勞的公司政策。在公司的價值觀下,我同意董事會的決策讓我離開。在此之外,希望你們能尊重我保持個人隱私的意愿。” 根據離職協議,伊斯特布魯克在兩年內將不得接受任何競爭對手的聘請,包括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可口可樂旗下Costa、Chick-fil-A等連鎖餐廳或咖啡店,以及WaWa和7-Eleven等連鎖便利店。同時,他表示認可Chris Kempczinski的接任。 資料顯示,現年51歲的Chris Kempczinski將頂替CEO職位。Kempczinski曾在百事可樂,卡夫食品和寶潔公司工作。他自2015年加入麥當勞,于2017年晉升為美國業務主管,負責全球戰略,業務發展和創新。 麥當勞股價大跌,管理層動蕩。美東時間,11月4日周一,麥當勞確認,首席人力官David Fairhurst離職。這是繼CEO之后又一位離開麥當勞的高管。 截至發稿,麥當勞股價跌至188.66,下降2.27%。 原CEO供職麥當勞25年 現年52歲的伊斯特布魯克畢業于英國杜倫大學,于1993年加入麥當勞任經理。2011年,伊斯特布魯克曾跳槽至比薩連鎖店Pizza Express、日式面條連鎖店Wagamama,并擔任這兩個快餐品牌的首席執行官。麥當勞被時任CEO唐·湯普森召回,任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全球首席品牌官。,負責英國和北歐地區的業務。2015年3月,伊斯特布魯克擔任首席執行官,此后開始揚名。 2014年出現30年來美國市場史上首度銷售額下滑,營收連續5個季度出現下滑;當期的凈利潤降至10.98億美元,同比下滑21%。而美國市場作為麥當勞全球第一大市場,客流量下降約4.1%,急需扭轉不良局面。 伊斯特布魯克臨危受命,上任伊始便開始了一系列改造:手機點單,店內數字化點單,收購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公司以提升汽車餐廳的體驗;同外賣平臺合作開展送餐業務等。 出售特許經銷權則是伊斯特布魯克的另一項武器:尋找本土企業作為特許經銷商,允許其有償使用麥當勞商標、技術、產品等,以快速拓展市場。根據CNBC報道,目前麥當勞90%以上的門店已為特許經營店。 此舉也頗具成效,自伊斯特布魯克上任CEO以來,麥當勞的股價已上漲96%,截至美國時間11月1日收盤時,報收193.94美元,市值達到1472.87億美元。 但同時史蒂夫任職的4年時間里,麥當勞的營收持續下滑,但凈利潤卻一路高漲。 2015年到2018年期間,麥當勞的營收從2015年的1650億美元,下滑至1443億美元。但是這3年間的凈利潤卻分別上漲3.47%,10.79%和14.10%。分析師指出,史蒂夫任期內,特許經營權是麥當勞增利不增收的主要原因。 凈利潤罕見下滑2% 不過,麥當勞的麻煩并不僅于此,10月22日,麥當勞披露三季報,公告顯示,麥當勞的營收同比增長1%,至54.3億美元;凈利潤卻罕見下滑了2%,至16.1億美元,不及預期,當天麥當勞的股價大跌了5%,市值蒸發了80億美元。 三季報中,麥當勞提到,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美國門店總數降到1387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72家。與此同時,三季度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增長5.9%,超出預期的5.7%;而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為4.8%,低于華爾街預期的5.2%。而美國市場貢獻了麥當勞營收的37%,接近四成。 與美國的乏力相反,麥當勞中國勢頭正盛,去年麥當勞在中國新開432家門店,如今麥當勞中國門店總數已達3249家,員工總數超過17萬人。麥當勞中國此前也曾制定目標:從2018年起,未來五年銷售額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并預計到2022年底,中國內地的麥當勞餐廳將從2500家增加至4500家,開設新餐廳的速度將從2017年每年約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約500家。 |
|
原標題:麥當勞年薪千萬CEO被解雇后 股價創新低、管理層動蕩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