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化進程如此迅速的時代,大城市生活的人們,飽受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威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倡導并踐行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 特別是這次疫情之下,“抗疫常態化”的生活模式和消費習慣也在慢慢形成。消費者更加關注“環保”、“綠色”、“健康”的概念以及方式,觀念也在潛移默化中有了新改變。綠意盎然,環境優美的社交空間成為當下的新需求。 伴隨著消費升級,面對“挑剔”的消費者,注重“綠色”理念的社交、購物體驗正在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趨勢。 01 購物中心刮起“綠色”風潮 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挑剔,一個購物中心要深得人心,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品類組合,滿足功能需求,還要營造舒適感、趣味性的購物環境。 很多的購物中心通過空間環境、店面裝飾的設計,為消費者提供具有特色、健康環保的綠色消費場所,從而得到消費者好感度,激起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行為。 就像休息區的景觀布置、綠植外墻,公園式的商業街,屋頂花園設計......增添了綠色的環境空間,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充滿朝氣活力。 還有一些購物中心,通過環保黑科技的加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例如,使用環保材料建造,既不用擔心散發氣體,又給消費者一種奢華低調、科技超前的感覺;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和自然通風,也可以大大減少購物中心的耗電量。 商業運營者通過環保元素,打造趨于消費者內心需求的環境,調動消費者來購物中心的積極性,延長停留時間,以期加深與消費者的互動交流。 02 宜家、K11、Burwood Brickworks 如何打造綠色空間? 接下來和派小沃一起來看看,那些通過“綠色”刺激消費者感官,營造舒適、顛覆性的綠色生態場景的商業設計是怎樣的? 維也納宜家店 一直都在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宜家店,這次又“火”了一把。這家宜家店建在了維也納人群聚集的火車站附近,每一層都是樹,簡直就是一座“森林商場”。 在我們印象中,宜家都是黃藍色調的外觀,盒子的造型。維也納的這家宜家打破傳統的設計風格,七層空間,呈網格式陳列,白色的主題墻壁與網格空間中的綠色形成對比,靈活開放,鏤空的設計讓人感到通透感。 整棟建筑內置了環保材料和節能系統,利用自然采光,減少能源使用。四個立面的網格空間中,種了大約160棵樹,不僅有助于凈化周圍的空氣,還讓周圍的溫度至少降低了2度,減輕了城市常出現的熱島效應。 除了宜家的家具產品,這里還整合了 Jo&Joe 開放式酒店,餐廳、酒吧、咖啡館等休閑空間于一體,吃喝玩樂住一應俱全,打造了一個開放、舒適的社交空間。客人還可以電梯,從地面直上頂層的屋頂花園。 這里沒有建設停車場,而是在一樓增加了人行道。來這里的顧客,可以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者步行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宜家首家零停車位的無車商場。 宜家也宣稱,這是他們最具創新性和綠色環保的店面。 K11 MUSEA 可持續發展是K11 MUSEA建筑設計的核心,通過大量的綠色植物、奇珍品種并可作教育用途的室內綠色植物櫥窗、擁有海景視野的屋頂農場、成片的綠化墻等等,為商業空間中注入綠意,人與自然相處也更為和諧。 K11 MUSEA的綠意外墻,由多種植物組成,綠意和石材,一冷一暖,形成獨特的差異感。 不論從外觀還是到內設,K11所及之處都可以感受到“綠意盎然、神清氣爽”。 墨爾本Burwood Brickworks Burwood Brickworks購物中心位于墨爾本東郊,一經開業就成為業內界認可的環保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屋頂有一個占地有2000平方米的屋頂農場,旁邊就是一座可以容納180人吃飯的餐廳。在這里,不僅可以吃到各種新鮮蔬菜,還可以體驗種植蔬菜水果的樂趣。 商場內部集成了閉環供水系統和無數太陽能電池板,在停車場之下有一個水箱用來儲存收集的雨水,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也可以回收處理再利用,水源電力,都實現了自給自足。 室內采用自然采光,植被樹木隨處可見,環保綠色的設計理念將人們與空氣、水源、光亮和食物緊緊聯系在一起。 日本永旺湖城購物中心
在客流量超過東京迪士尼的購物中心的日本永旺湖城購物中心,生態環保是其最主要的設計理念。 永旺湖城購物中心的環保措施包括光伏系統、低耗能設施、可循環材料以及“綠色”設計建筑,可以幫助湖城減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平方米的太陽能板產生的電量,有效供給著購物中心使用。
03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消費環境買單,同時,也讓人們對商業環境如購物中心設計、百貨賣場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購物中心也只有抓住顧客的心理,了解顧客文化,才能盡可能躲避同質化的風險,保證充足客流。 “綠色+商業”的運作模式,在日本、泰國這些國家并不少見,可國內的購物中心,還處于探索的階段,如何結合環保主題,融合多元化場景,打造健康舒適的購物環境,依舊任重道遠。 |
|
原標題:商業空間設計趨勢:“綠色”正當潮!環保能拯救購物中心的未來嗎?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