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九龍倉置業發布2018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164.81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下滑21%;股東應占利潤180.27億元,同比增長5%;基本每股收益5.94元;擬每股派現1.05元。此外,股東應占盈利增加5%,已計入投資物業重估盈余凈額79.7億元。 公告顯示,2018年公司投資物業收入及營業盈利上升7%,酒店收入上升30%。綜合海港城(包括酒店)的總收入增加10%。發展物業收入下滑98%。 具體而言,投資物業收入及營業盈利均穩步上升7%,分別為港幣143.04億元及港幣125.45億元。特別是海港城的收入增加10%及營業盈利增加11%,反映商場和寫字樓的租金總收入上升。 酒店收入上升30%至港幣18.21億元,主要因為海港城內三間馬哥孛羅酒店表現穩固及中環The Murray,Hong Kong提供新貢獻。然而營業盈利下跌24%至港幣2.55億元,因為計入了The Murray,Hong Kong扣除土地及樓宇折舊后的初期營業虧損。若撇除The Murray,Hong Kong,則三間馬哥孛羅酒店的營業盈利上升32%,入住率及平均房租皆錄得升幅。 綜合海港城(包括酒店)的總收入增加10%至港幣118.71億元,總營業盈利增加12%至港幣96.78億元,占集團收入72%及集團營業盈利76%。 發展物業收入減少98%至港幣8900萬元。另外因項目減少,而蘇州時代上城確認入賬的盈利又驟降,導致營業虧損港幣6000萬元(2017年:盈利港幣36.3億元)。 投資及其它收入上升3%至港幣2.67億元,營業盈利上升156%至港幣1.23億元。 綜合收入減少21%至港幣164.81億元及營業盈利減少18%至港幣127.24元。 對于去年的業績,九龍倉置業表示,超越市場的業務表現將集團投資物業組合于2018年的零售銷售額推至新高。年內租戶銷售額創下歷來最高記錄,達港幣490億元,占香港零售銷售總額超過10%,當中海港城大幅增長24%,遠高于香港市場平均增長率(9%)。海港城的銷售數字持續強勁,營業毛利率達89%,令海港城繼續成為集團主要增長動力,分別帶來63%的收入和72%營業盈利。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