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1月9日),“2019 年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分會場——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化貿易學術研討會在廣東財經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廣東省內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與分享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化貿易形勢。 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化貿易學術研討會現場 本次研討會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廣東財經大學承辦,吸引了眾多國內重量級專家、知名院校學者和行業領導現場分享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各項數據報告、研究成果,并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出謀劃策。 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鄒新月就“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創新發展與國際化新機遇”主題進行了深入講解,并提出了“六化”體系構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主任張昱現場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對外貿易發展的狀況及問題;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岳屏為建灣區時尚走廊,打造粵港澳時尚灣區提出了不少創新的方向;在數字化方面,廣東省華南現代服務業研究院院長文丹楓則深入淺出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岳屏主題分享 對于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大背景下,粵港澳灣區乃至廣東的貿易發展前景,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作出了詳細的分析。 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主題分享 他表示,廣東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但由于受到“兩頭在外,三來一補、前店后廠”的加工貿易模式影響,廣東在自主渠道、自主采購、自主分銷、自主定價以及貿易能力提升方面,與目前廣東的生產制造能力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要克服以上“短板”,廣東貿易方式必須轉型升級,貿易體系也需重構,推進高水平貿易體系建設。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