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外過春節,對如今的很多中國人來說,已并不陌生,一撥撥中國游客對海外消費市場起到帶動作用。為歡迎接踵而至的中國客人,各大奢侈品牌紛紛摩拳擦掌。
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令人難以拒絕
楊女士是上海某公司的一名白領,利用長假期間,她與家人去往香港進行購物之旅。楊女士告訴記者,從口音可以判斷出在諸如LV等奢侈品牌店內,90%左右來自內地,其中能聽到熟悉的上海話。
“中國消費者需求迅猛,游客海外奢侈品購買行為增長比例很高。以香港為例,購買產品可以便宜25%左右!币獯罄莩奁菲髽I協會秘書長Armando Banchini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奢侈品創新峰會期間告訴記者。
據上海市假日辦統計,自1月15日至28日,通過上海市出國(境)游組團旅行社組織的出國(境)組團人數和組團批數分別為64334人次、3128批次,分別同比增長11.59%、0.58%。來自里昂證券的消費市場研究負責人Aaron Fischer就指出,全球奢侈品品30%的市場份額由旅游拉動,因此每到節假日總讓各大品牌興奮不已。
看好中國市場的遠遠不止里昂證券一家,眾多業內機構陸續發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的潛力和吸引力。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奢侈品市場年消費總額占據全球份額的28%;全球知名戰略咨詢機構貝恩資本發布了報告稱,今年中國奢侈品貿易和消費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 意大利珠寶品牌布契拉提總裁Alberto Milani更是列舉自己做的一個調查結果說,未來57%的中國地區受訪者表示會加大奢侈品消費的支出,相比之下美國6%、英國7%和意大利9%則顯得太弱。
鑒于中國經濟的穩步前進、城市化進程以及年青一代消費者崛起等因素,令奢侈品在中國城市遍地開花。換句話說,如果要賺錢,國內外的奢侈品牌必須在中國市場做出一些業績來。
奢侈品牌的中國新體驗
然而,看似誘人的大蛋糕,卻并不是一根好啃的骨頭。當各大品牌強勢進入這個市場后發現,傳統市場的營銷模式對于中國市場未必適用,新興的中國市場有著獨特的個性。
首先,業內人士反映,盡管中國的富裕人群購買力絲毫不輸于發達國家,但想在這里迅速熱賣是不成熟的想法。ENZO集團首席財務執行長區凱駿坦言:“中國市場的培育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想要在這里一炮而紅是不現實的想法,需要有足夠的曝光率和覆蓋率對其鋪墊。可以嘗試在同一大品牌旗下,針對不同的市場來開發不同的品牌家族!
其次,在品牌推廣方面,國際奢侈品牌尚未做足功課。Digital Luxury Group中國區總經理Pablo Mauron指出,在網上銷售,是被多數奢侈品銷售商所排斥的方式,但這在中國是確實可行的方式。他還發現,百度占據了中國70%的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然而只有40%的奢侈品在百度投放了廣告,錯失了大量機會。
第三,奢侈品的售后服務在中國有待提高。畢馬威會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John Chattock介紹,包括他本人還有周圍的客戶都表示對在華奢侈品售后服務的不滿。奢侈品牌針對不同地域要有所側重,且全球性的品牌維護很重要。
在畢馬威發布的《中國奢侈品經驗》報告中建議,海外奢侈品牌要更多地利用新技術,增加與年輕消費群體的互動,包括對微博等新興網絡營銷平臺的利用。
報告還顯示,大陸消費者認知的奢侈品牌由過去的45個上升到了今年的57個。這意味著新的品牌若要進入消費者的視野、舊有品牌要有持續競爭力,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這個市場也正在變得日趨擁擠、競爭門檻也在抬高。
本土品牌跨出國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奢侈品牌走出國門。
其中,作為中國珠寶奢侈品領域領軍品牌,熙·珠寶在品牌發展道路上經歷了傳統與創新、中西方文化的挑戰,并綻放于巴黎時裝周。在設計理念上,熙·珠寶在現代藝術中演繹傳統古典元素。品牌創始人阮熙紫向記者表示,公司計劃在全球七個地方開設分店,先從法國巴黎開始,有望于今年推出。在阮熙紫看來,對東方文化最大程度的傳承和發揚,就是中國奢侈品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
除了珠寶行業,“上下”、“上海灘”等中國奢侈品牌都有良好的口碑,包含了具有東方特色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訴求。
來自SKEMA商業學院的博士Jonas Hoffmann談及,中國奢侈品企業走向世界還將通過并購等手段。另外,中國的絲綢、玉器、茶葉等手工藝品,為奢侈品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的奢侈品牌將漸漸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