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古澤茲,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副院長、MBA/EMBA項目主任,同時他也是The Scriptorium公司的顧問,該品牌策劃公司的客戶涉及投資基金、奢侈品牌、大眾品牌和出版發行等各行業。曾擔任過White Spirit 公司管理總監,瑞士百麗集團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總監、執行委員會成員。古澤茲先生還曾在ESSEC商學院創建和發展了國際奢侈品牌管理專業MBA,并與眾多奢侈品牌開展合作。 在中國,人們對品牌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確,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近商學院和其他培訓機構來學習品牌管理,甚至是國際品牌管理知識。 一頭銀灰色的短發,搭配深褐色的圍巾和黑色大衣,第一次見到米歇爾·古澤茲教授,這位高大英俊的法國人便給記者留下了古典時尚的印象,用現在網絡的流行語形容,便是“高端大氣”。作為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副院長、MBA/EMBA項目主任,古澤茲對品牌管理策劃有著獨到的見解。古澤茲認為,盡管當前中國品牌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有限,僅有3至4個真正具備國際知名度的品牌,但未來5至10年,會產生10至20個屬于中國的國際知名品牌。 缺乏打造品牌能力 調查顯示,2013年,雖然全球奢侈品市場面臨諸多壓力,但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總容量仍將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美元,預計全年增長率達到11%。中國奢侈品市場本土消費將達到280億美元,預計增幅3%;境外消費進一步加強,將達740億美元,即中國人2013年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1020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人將買走全球47%的奢侈品。 目前,中國消費者總是追逐國外的奢侈品品牌,那么中國本土能否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呢?古澤茲教授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古澤茲認為,如果中國企業要打造奢侈品品牌,需要“6+1”個條件。其中,6個條件分別是文化背景、工藝、質量、人才、創意、設計。在中國,人們可以找到前6個條件,但是唯獨“+1”很難找,這就是理解品牌、打造品牌的能力。 古澤茲強調,“企業要走質量路線,要與歐洲設計師合作,要有更好的品牌管理和品牌建設方面的教育�!� 中國品牌有未來 當前,被世界所廣泛知曉的中國品牌并不多。在古澤茲看來,目前真正符合“國際品牌”的中國品牌就是聯想、海爾和華為,就連“李寧”也多多少少離“國際品牌”差一口氣。 “對中國企業而言,要建立一個全球范圍廣泛知曉的品牌,首先,應該要著重考慮如何建立品牌,建立怎樣的品牌;其次,要直面人才缺乏的現狀,廣泛招攬可以幫助提升品牌價值和知名度的人才;最后,需要盡可能多地走向國際,與國際同類企業去競爭。”古澤茲建議。 展望中國企業未來品牌建設的發展,古澤茲非常樂觀地表示,盡管現在看到屬于中國的“國際大牌”并不多,但未來5至10年,會有10至20家企業“練級成功”,成為與海爾、聯想、華為齊名的國際大牌。 教學融入兩國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古澤茲所在的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是一個今年秋天剛剛誕生的“新生兒”,它是由法國兩所歷史悠久的著名商學院——馬賽商學院與波爾多商學院合并而成的。合并后的馬賽Kedge商學院成為法國最大規模,管理學研究排名前二位的商學院。 而在談到品牌管理人才方面,古澤茲表示,在中國,人們對品牌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確,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近商學院和其他培訓機構來學習品牌管理,甚至是國際品牌管理知識。 對此,古澤茲表示,在國際品牌教學上一定會融入國際和中國兩方面內容,“對于中國學生來說,他們首先要了解全球市場是怎樣的,然后了解中國市場是怎樣的。對于法國學生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先看全球市場,再看法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