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菲,廣發證券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她是最早關注通貨膨脹與行業發展的分析師之一。在2007年我國農產品價格剛抬頭之時,她就堅定地將其看做行業利好。曾推薦王府井、武漢中百、蘇寧電器等。于2007年9月入圍“2006年度中國最佳獨立見解分析師”。
預計07-08年間奢侈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可達到25%,而08年之后增長率也可維持在15%以上。從未來幾年來看,國內仍將處于膨脹和負利率的時期,故金銀珠寶產品將是國內奢侈品消費的主要產品,而精品百貨作為國內奢侈品消費的主要渠道,將從中顯著受益。
自07年通脹抬頭以來,各個行業圍繞CPI講述了不少的“動聽故事”。眾所周知,適當的通脹是有利于刺激經濟增長的,這已經被事實所證明。一方面,溫和通脹將推動居民消費持續增長;而另一方面,居民消費持續增長有利于提高商業企業的收入和盈利。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陸續公布,我們不難發現,多數企業的業績增長都受惠于此。當然,通脹對于消費領域的“利好”要大得多。來自廣發證券百貨零售業的首席分析師歐亞非認為,按細分行業來看,物價的溫和上漲對于百貨行業最為有利。
作為最早關注通貨膨脹與行業發展的分析師之一,歐亞非在2007年農產品價格上漲時就堅決看好百貨零售行業。她認為,對于下游消費品行業而言,消費品增速與商品零售價格呈正比。為此,她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減去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得到社會消費品的真實增速。她發現社會消費品真實增速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呈正相關關系。在分析原因是她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高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時期往往也是經濟較景氣的時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也往往較高,從而帶動消費的增長。具體到零售行業而言,居民消費持續增長有利于提高商業企業的收入和盈利。按細分行業來看,物價的溫和上漲對于百貨行業最為有利。因為國內百貨業普遍采用廠商聯營模式,物價整體上漲也帶來高檔服裝、化妝品等“奢侈品”價格的溫和上漲,體現在百貨公司財務中就是銷售收入增加,毛利提升。這一觀點很顯然很容易被時常所接受,我們在觀察2007年百貨零售類上市公司股價的市場走勢后發現,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如王府井、廣州友誼、大商股份、蘇寧電器等等相關個股都有很好的市場表現。而其中歐亞菲做重點推薦的王府井、蘇寧電器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翻番。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大盤深幅回調的情況下二者表現依然搶眼。
我們知道與去年相比,今年通脹的形勢更為嚴峻。那么在目前通脹壓力大、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的不利情況下,百貨零售行業會面臨怎樣一種狀況?有沒有新的“故事”可以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高速增長核心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結果表明2007年,消費對GDP的貢獻7年來首次超過投資。初步估計,在11.4%的GDP增長中,消費、投資、凈出口分別拉動4.4、4.3、2.7個百分點。因此歐亞菲,認為去年發生的這一結構性變化,可能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開始出現“拐點”。她分析,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長、擴大消費需求政策生效、奧運經濟刺激等因素影響,200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2月份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32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4639億元,同比增長20%。
分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吃、穿、用商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7.9%、24.0%和28.6%。特別需要關注的是,金銀珠寶和化妝品和服裝鞋帽類增長較快,分別達到46.8%、24.3%和24%。
受季節因素影響,1月份千家核心商業企業零售指數同比增長30.6%,增幅比上一月提高11.6個百分點,為兩年來最大月增幅。受春節消費因素影響,2月份商品銷售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從商品類型看,金銀珠寶、家用電器等體現消費結構升級的商品銷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月份金銀珠寶零售指數同比增幅達66.4%。從地域看,東部地區增長速度超過中西部。1月份,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核心商業企業零售指數同比分別增長34.4%、31.1%和32.6%,增幅較上一月分別提高16.1%、9.6%和11.5%。07年以來,東部地區零售指數增幅首次超過中、西部地區。
投資主題:奢侈品消費漸入佳境
目前全球奢侈品年銷售額約為2000億美金。根據LVMH主席伯納德.阿爾諾的預計,全球奢侈品銷售將在今后五年翻番至4000億美金。他認為,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將士增長最快的市場。三分之一的奢侈品將在今后10年內涌向這三個國家。與一般消費品市場相比,奢侈品市場受整體經濟走勢的周期性影響不太明顯。日本在經濟泡沫破滅后,整個零售行業向兩極分化,一部分是奢侈品消費保持較快增速,同時也涌現出大量的百元店。
歐亞菲預計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大買家。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調查,中國大陸的奢侈品消費者目前已占總人口的13%,約1.6億人,其中有1000萬-1300萬人是活躍的奢侈品購買者。世界奢侈品協會近日發布報告稱,2007年中國人在首飾、服裝、皮具、香水等奢侈品(不包括私人飛機和游艇)上的消費達80億美元,奢侈品消費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8%,消費人群占總人口的13%,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有2.5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2%,超過日本。據《新財富》500富人榜的長期跟蹤與調查,估計中國目前財產超過1000萬美元的富翁有5萬人,而超過1億美元的富豪超過了200人。除此之外,一個正在形成的中產階層也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富裕及中產階層的范圍將隨經濟發展而不斷擴大。據亞洲人口統計學會統計,中國家庭收入超過8萬元的家庭戶數將從04年的570萬戶上升到09年的1800萬戶,到2013年會達到3390萬戶左右。而這些家庭的消費支出總和會2003年的2970億元增長到2013年29450億元,幾乎增長10倍,其中估計約有10%以上的收入會用于奢侈品消費。
安永預計06-08年間奢侈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可達到20%,而08年之后增長率也可維持在10%以上。而《新財富》通過對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采訪與調研發現,部分奢侈品品牌近兩三年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率都保持在80%以上,遠遠高于他們在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10%左右的增長率,據此認為奢侈品今后5年在中國內地的增長速度將保持在50%左右。
一線城市將成為國內奢侈品消費的最大市場。目前全球奢侈品商家在中國內地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90%以上奢侈品品牌都是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亮相。一是由于奢侈品市場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GDP)間的高度相關性,二是由于中國相當規模的富有階層均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深圳)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從各種百富榜來看,大部分的富豪都聚集在以上幾個城市。LVMH集團下的絲芙蘭進行的市場調查顯示中國超過4000萬的高端消費人群中有100萬在上海。而且從消費者意愿來看,沿海城市也是最適合奢侈品消費的地方。
金銀珠寶類產品是中國居民奢侈品消費首選產品。近年來,全球珠寶首飾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其中中國和印度是推動全球珠寶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全球珠寶首飾行業的市場銷售額以及未來預測情況如下:
根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資料顯示,從銷售額構成來看,2005年整個行業中,鑲鉆首飾占據了最大份額,達到47.2%(約690億美元);從在整個珠寶首飾產業鏈各環節增值情況看,首飾零售環節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總體達到672億美元,占整個產業鏈的46%。渠道仍然占據了整個產業鏈條的主體部分,從美國經驗看,渠道商是產業的領導者。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費市場、世界第三大黃金消費國、世界第二大鉆石加工基地。按商品品類來看,最近兩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珠寶首飾正在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后中國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費熱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金銀珠寶類零售總額(限額以上)增速從2003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過去四年的增速分別為12.7%、31.7%和27.2%,這四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2%。07年1-8月份,金銀珠寶累計銷售增速為53%,遠高于其他產品。
歐亞菲預計未來幾年仍是婚慶高峰,特別是人口出生率高達21%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將于2007至2012年左右進入適婚年齡,僅婚慶珠寶首飾消費市場的前景就非常可觀。此外,我國對“奧運會”和“世博會”等世界級盛大活動的舉辦將有力刺激旅游業對珠寶首飾消費的拉動作用。而且未來幾年來看,國內仍將處于資產價格膨脹和負利率的時期,故金銀珠寶產品仍將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長。精品百貨是奢侈品消費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基于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看好,各大奢侈品品牌商均加快了在主要城市開設專柜或專店的步伐。比如2004年底,Tods計劃在全球新設的70家直營店中有20家將落戶中國一線城市,而卡地亞從04年9月開始基本上在中國是以每月一家的速度在開店。而長期以來百貨店也在當地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信譽,在高檔商品,譬如珠寶首飾、貴重手表、名牌服裝上,消費者還是信任百貨店。因此歐亞菲樂觀認為,各大奢侈品品牌的專柜或者店中店的首選地點必然是市場上的精品百貨店。她判斷,精品百貨將成為奢侈品消費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百貨公司是珠寶首飾銷售主要場所,由于百貨商場中的珠寶專營店有百貨公司品牌和珠寶商品牌提供雙重保障,產品的質量更可靠,因此,消費者更傾向于到百貨商場中的珠寶店購買珠寶首飾,特別是節假日、婚慶等因素的推動下,這種渠道的消費增長就更明顯。另一方面,百貨商場特別是高檔百貨對珠寶首飾品牌的選擇具有排他性,對同一檔次品牌的專店數量有較嚴格的限制,因此,品牌在市場的地位將取決于擁有百貨渠道的規模,這也促使優質的百貨零售渠道成為稀缺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