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s及Club Monaco品牌服飾的設計公司Polo Ralph Lauren公司在其美國銷售疲軟之際,計劃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地區每年新開15家門店。
“我們本來就打算積極拓展公司在中國的這塊業務,而鑒于目前公司在歐美的業務已趨疲軟,所以我們更有理由如此大力開拓中國市場了,”Ralph Lauren公司亞洲業務總裁喬治·赫爾迪納(George Hrdina)在香港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在紐約曼哈頓的生意比我們在香港及中國的要多。”
根據羅德公共關系顧問亞洲(Ruder Finn Asia)上個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對奢侈品的需求仍然有增無減。總部設在紐約的Ralph Lauren公司改變了它的戰略,開始經營更多自營店鋪,以應對來自路易威登集團(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A)及Gucci品牌擁有者法國奢侈品公司PPR SA的競爭。
“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勢頭依然迅猛,”位于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的執行董事肖恩o雷恩(Shaun Rein),今天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道,“盡管部分中國消費者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他們依然在花錢。”
今年,時裝品牌拉夫·勞倫(Ralph Lauren)的股票在紐約股市已經攀升了51%。8月28號,股價下跌0.6%,收于68.72美元。
“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我們或許稍稍落后于其他的奢侈品零售商,”赫爾迪納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的新店或許將開設在北京、上海以及周邊地區,他補充說。
盜版
“我認為他們在中國市場的市場定位以及商店發展方面做的不好,他們也可能深受盜版行業的打擊,”雷恩說,“問題是,人們區分不出Polo正品和假貨。”
1月1日,服裝店從迪生創建國際有限公司(Dickson Concepts (International) Ltd)收回Polo和Ralph Lauren品牌的亞洲地區銷售權。此舉是公司為重建其亞洲形象,由百貨商店銷售產品轉向重點建立自己的零售店鋪而做出的努力之一。
“這樣,我們就能夠控制產品、質量及品牌。”Hrdina說。因為公司尋求改變Polo和Ralph Lauren的品牌形象,將其從休閑運動服裝品牌的形象改變為奢侈品牌的形象。他說,該品牌也受到盜版的損害。
Ralph Lauren在香港有十家商店,一家工廠特賣場和三個所謂的店中店,Hrdina說。它在中國大陸有一家商店和32家店中店。
中國零售額
古奇集團(PPR SA's Gucci Group)負責香港、中國和澳門業務總經理Joe Wong在8月28日的業內會議上表示,奢侈品牌在歐洲和北美面臨老齡化,正在向亞洲轉移。
“亞洲,尤其是中國,可能是我們的出路,”他說,“中國消費者基數非常大,而且還有許多有前途的年輕高管和中產階級。”
中國零售業銷售額上半年增長15%。雖然消費品增長速度在2月份放緩到11.6%,但從那時起到7月份已經加速到15.2%。
據奢侈品牌市場研究公司聯合行銷公司(Unity Marketing)的調查顯示,平均收入為20.8萬美元的美國消費者在二季度支出“相當疲軟”。美國富人削減了采購,這甚至發生在聯合公司的奢侈品消費指數(Luxury Consumption Idex)暗示信心已經反彈之際,該三個月為一期的指數截止6月份上升了18.6點達74.3點。
“更有價值”
雷恩說道:“Ralph Lauren應當注意發展過快的問題,因為他們還沒有品牌定位”。盡管中國消費者還在購買奢侈消費品,“他們還在尋找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正在開始購買使用頻率較高的手袋,而不是一個月才穿一次的襯衫,”他補充道。
受益于海外市場的銷售,Ralph Lauren在8月5日發布了第一季度的利潤和銷售報告,皆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測。第二季度三個月的凈利潤下跌了19%,為7680萬美元,總收入下跌8.1%,為10.2億美元。
“意義在于,那里有著對這個市場上沒有見過的高端品牌的需求,”Hrdina說道:“在這里,我們完全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積極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