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風投機構而言,目前對奢侈品網站的投資“布局”之意遠超過“逐利”。
7月27日,國內又一家會員制奢侈品購物網站獲得融資:尚品網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C輪融資,成為資本領投、前兩輪投資方晨興創投和思偉投資繼續跟投。
這是7月以來第二個獲得風投橄欖枝的網站。就在7月19日,著名投資基金IDG正式“染指”中國奢侈品網站:亞洲最大正品奢侈品交易平臺寺庫集團(SECOO)宣布完成首輪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清科資本擔任此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多家風投的資金支持,使得奢侈品購物網站的競爭正式進入短兵相接的戰國時代。2010年以來,奢侈品網站如雨后春筍般進入消費者視線。隨著綜合B2C及團購行業投資相繼趨于飽合,奢侈品網站成為資本新的興奮點。
年輕的“資本寵兒”
在2010年之前,對于奢侈品網站的投資相對較少,且以珠寶鉆石類網站為主。2010年,泛奢侈品網購行業融資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全年披露融資案例12起,融資1.08億美元,遠超以往數年的總和。而2011年則真正成為奢侈品網站的“融資秀”元年。據《浙商》記者收集統計,進入2011年,僅半年時間,已披露融資案例中融資總額已經超過3億美元。
這些“資本寵兒”多數很年輕,絕大部分成立年限未超過兩年。如本次獲得融資的尚品網于2010年7月1日上線,剛滿“一歲”。雖然就網站的建設而言尚算年幼,尚品網卻已經獲得資本熱捧。在其成立3個月后,尚品網便獲得知名投資人雷軍以及迪斯尼旗下VC機構思偉投資和晨興創投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
受到IDG此次青睞的寺庫同樣“年輕”,成立于2009年。這家主要經營二手奢侈品寄賣和品牌新品的企業,如今擁有線上B2C奢侈品網站、奢侈品體驗會所,以及遍布全國的20多家加盟店。2011年6月,寺庫單月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
區別于已有奢侈品寄賣,寺庫建立了專門的鑒定評估中心,解決用戶在非品牌專賣店購買高價值奢侈品的信任問題。這一點,也正是IDG資本最終決定投資的關鍵。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透露,IDG兩年前就開始了對寺庫的接觸,鑒定估價中心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此種模式在商品真偽上的經營風險。
若論到奢侈品網站的“前世今生”,大部分發展軌跡可循自國外的成功樣本。如歐洲的Vente-privee.com,擁有1300萬會員,年銷售額逾11億歐元。美國網絡零售商Gilt Groupe更堪稱國內奢侈品網站的“老師”,這家創業僅兩年,營收已達1.7億美元的電子商務網站,為品牌商們打開一種減少庫存的通道。尚品網就是借鑒Gilt Groupe的模式,采用“會員邀請制”模式發展。
混戰在即
除了資本市場的積極投入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亦開始進入奢侈品網站的“跑馬圈地”戰爭。除了專門的B2C網站外,銀泰網等網絡零售商、網易等門戶網站也相繼開設奢侈品頻道,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亦表示將推出獨立奢侈品網站Toplife。
這片戰場還在迎來一些“特殊”的參與者,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已經加入到戰局之中。
2010年11月,阿瑪尼(Armani)在中國正式上線第一個網上消費的電子商務網站,啟用了CN域名emporioarmani.cn作為其官網域名。客戶可以在網上下單,然后直接購買。同樣建立了自有品牌網站的還有蘭蔻。
雖然如阿瑪尼這樣建立自己電子商務平臺的奢侈品品牌目前尚不多,但是卻被業內認為是潮流所趨。
另外一部分進入者是熟悉奢侈品營銷的傳統經營者。意大利品牌Moncler的代理商馬美儀于2011年涉足電子商務,創辦熟客網。她稱,將多年傳統零售業的經驗結合電子商務會是完美的互補。
奢侈品網站的崛起背后,是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火速發展。《浙商》記者從全球咨詢管理公司麥肯錫獲得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獲知,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奢侈品逐鹿之地。2010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達到了120億美元。這個數字正在持續增長,到2015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額預計將達到270億美元,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屆時,預計高達20%的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將來自中國。
“輕奢侈”瞄準年輕消費者
混戰在即,而奢侈品網站們需要擄獲的是年輕消費群體的心。
麥肯錫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奢侈品消費者不同于其他市場的突出特征是年齡:73%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不到45歲,而這個比例在美國只有50%多一點;中國45%的奢侈品消費者年齡在35歲以下,而西歐該年齡層的奢侈品消費者占比僅為28%。
這些年輕的消費者更容易成為奢侈品網站的常客。為此,眾多奢侈品網站也沒有少出招:豐富網站內容和建立移動終端成為慣常用的兩招。
在2011年初,走秀網正式推出了iPad客戶端,推送每天的街拍和潮流新聞,并在進一步開發移動購買、移動搶拍、移動支付等功能。走秀網副總裁陳易佳表示,網站就是希望以此來改善年輕消費者的網絡消費體驗。“走秀網的奢侈品銷售占總體銷售的1/3到1/4。其實我們銷量最好的領域是‘輕’奢侈品,而非最貴的那一部分,這比較符合中國目前的現狀。”
布局意義超過短期逐利
事實上,奢侈品網購網站并非風光無限。
短短兩年內,奢侈品網購網站發展速度極快,讓人聯想到如今已經陷入發展困境的團購型網站。
大部分奢侈品購物網站仍在苦苦探尋盈利模式階段,艱難維生。而這類網站的發展中,資金和貨源可能將成為發展瓶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預計,很多網站并不具備供應鏈整合能力,用戶粘性差,加上資本力量助推,行業洗牌將不可避免。目前,我國奢侈品網站大多模式比較單一,網站之間競爭壓力非常大。短時間內,誰能圈走最多的用戶,誰就能占領市場高地。
對于風投人士而言,目前對此類網站的投資“布局”之意遠超過“逐利”。投資寺庫的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就表示,主要的原因是看好中國奢侈品市場。
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奢侈品購物網站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上游渠道面臨的瓶頸。盡管網購可為奢侈品消費帶來新的“藍海”,但目前大部分奢侈品牌對互聯網仍持謹慎態度。此前,天梭與當當網公開對陣,宣布拒絕為當當出售的天梭表提供售后服務,戰火不斷升級,令不少消費者為之躊躇。
創辦熟客網的馬美儀亦稱,“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奢侈品,關鍵在一個字:‘名’,也就是品牌所具有的好名聲以及它的高貴出身。盡管很多網站聲稱自己賣的是正品,但其實根本不受品牌的承認。”
如此看來,正本立身,奢侈品網站尚有遠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