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看不遠,克制不住心魔 當人們極度渴望成功時,就會下意識地將自己手上的資源,用到能馬上帶來成績的行動上,而那些他們曾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他們分配的資源卻越來越少。 這是人的天性,想自己如何快速成功想的太多,想為客戶做什么想的太少。 我們說戰略定位就是根據競爭環境建立競爭優勢,其實戰略定位本質上就是說企業家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看到別人這個烤魚火了,又想干烤魚。 鹵鵝火了,又想干鹵鵝。 串串火了,又想干串串。 總感覺到處都是錢,到處是風口。實際上你一件事都做不好,把資源同時分散配置到幾件事上就能做好? 最后很可能是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基本上都是一兩家、兩三家的小規模,根本沒有機會做大。 稍稍賺到的那點錢,也是伴隨著不斷地亂折騰從指間溜走,啥都留不住。 之所以資源分散多線出擊,本質上就是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誘惑,看不遠,只考慮當下。 所以就一直在現象層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斷推倒重來,不斷原地轉圈,不斷浪費資源。 當然不排除一些,或者”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的因素”,所以要有從外部來看內部的能力,以防自己掉入決策方向的誤區。 還有一些是被債務綁架,或者資本綁架,大客戶綁架,以及員工綁架,無法解套所造成的客觀因素。 但這些果,也都是早前看不遠才種下的因。這個就不深入分析了。 3.沒有全局戰略意識 什么叫全局戰略意識? 意思是第一階段的每件事情,都按照為第二階段服務來理解,則第二階段自然會更流暢。也就是說始終服務最終目的,始終回到原點思考,走一步看三步。 其次,“戰略”這個詞被很多”專家”給用爛了,都快用成一個貶義詞了。 很多企業制定戰略,是羅列一堆今年業績增長50%,開一百家店,然后靠篤信、勇氣、激情、干勁、意志等。 這不是戰略,這只是空洞的愿景和華麗的概念而已。 很多專家制定戰略,是一本羅列厚厚的七大戰略,十二大規劃,五十個步驟,135個工作計劃。 這也不是戰略,這只是為了逃避當下不用干活而制定的大雜燴。 還有一些定完戰略之后都要說一句,這個戰略很好,但怎么落地?實際上,當你使用落地這兩個字的時候你已經輸了一半了。 真正的好戰略不是從天上飄過來的,是從企業自身基因稟賦里長出來的,根本就不需要用到落地這兩個字。 什么是戰略,戰略不是規劃你未來打算做什么,是規劃你當下做什么才有未來。 戰略首先是取舍,是有為有所不為,是分析復雜的內外部環境,選擇正確的道路,認清道路上的主要障礙,洞察關鍵問題,并設計合理的方案,集中力量采取行動處理這些關鍵問題。 是綱舉目張,把核心資源壓倒性投入到一個或者少數幾個關鍵的目標。而一旦目標實現,將帶來一連串可喜的成績。這個方案不需要七大戰略,九大規劃,五十大步驟,它或許只是需要產品創新,或者策略調整。 很多小企業都沒有戰略意識,實際上正因為小企業資源少,才更需要靠制定可行性戰略來指導資源的配置,才有可能在紅海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
原標題:一家餐飲企業失敗的本質是什么?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