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盒馬鮮生宣布將于5月31日正式關停昆山新城吾悅廣場店,這也成為其開業三年來關停的首家門店。 近些年,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和永輝等零售大鱷,紛紛走“超市+餐飲”的新零售模式,并在全國快速拓店,圖謀“入侵”餐飲行業。 如今卻傳出超級物種虧損10億,盒馬鮮生、小象生鮮關店等消息,從“舍命狂奔”到“保命狂奔”,餐飲新零售不行了? 針對關店事件,盒馬表示,“做零售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尤其門店規模上去了,好的要更好,差的也要及時調整,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魄”。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盒馬鮮生創始人在某次演講中還表示“盒馬今年還是舍命狂奔之年,我們還是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讓盒馬的大門店至少翻一番。”如今,狂奔三年的盒馬首現門店關停,我們不禁要問,盒馬究竟怎么了? 舍命狂奔的“后遺癥”:屢出食品安全問題 作為新零售項目的最佳樣本,同時又有阿里巴巴光環護體,馬云、逍遙子張勇先后為其站臺,毫無疑問,盒馬鮮生自誕生起就賺足了相關行業從業者的眼球,盒馬自然也并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2017年7月,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在接受采訪時首次對外宣布,盒馬營業時間超半年的門店已基本實現盈利。 而且為適應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盒馬還分化出了包括盒馬鮮生在內的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五個零售業態。 在門店數量上,盒馬鮮生更是用三年時間實現了近150家門店的覆蓋,大潤發實現這個目標則用了近13年。 高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對于盒馬來說同樣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與盒馬鮮生合作開出的“盒小馬”在4月1日也首次關停了蘇州文體店。與盒馬不同的是,盒小馬在保留盒馬即有的商品類目的基礎上又有了大膽的創新與調整。業內普遍的看法是,盒小馬首店關停與商圈選擇、門店選址、商品種類等多種因素有關。 前期門店擴張太快,眾多門店人力不足、服務質量下降,品控管理不嚴等導致盒小馬的口碑出現斷崖式下滑,這也為盒馬鮮生門店關停埋下了伏筆。 2018年7月5日,有網友發布了有關求職盒馬鮮生遭遇“地域歧視”的爆料微博。7月6日,盒馬鮮生發布公開道歉信《為我們的低級行為道歉》,稱業務高速發展存在管理指導不到位,盒馬問題首次曝光在公眾面前。 2018年11月,盒馬鮮生上海大寧店發生“標簽門”事件,盒馬工作人員偷換胡蘿卜外包裝的日期標簽,被顧客抓了現行。四天之后,侯毅不得不在社交媒體發布致歉信,宣布將免去上海區總經理職務。 同年12月3日,有網友在在微博貼出一張12月1日9時49分打印的購物小票,稱在上海金橋盒馬鮮生竟然買到過期兩個月的食品。據了解,過期兩個月的食品系兩聽250毫升裝的“麗爾泰”椰漿,用戶付賬帶回家后,才發現其生產日期為2017年4月28日,保質期則為2018年9月28日,以此算,截至12月1日,這兩聽椰漿已經過期了兩個月以上。 今年2月,網傳盒馬鮮生后廚工作人員將顧客挑選好的海鮮輕車熟路地換成了死海鮮,從視頻所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這種偷梁換柱的行為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已經形成了一套常規性的、標準的操作流程。 至此,用戶對盒馬的“怨氣”到達一個小高潮。 面對外界和消費者的質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阿里不得不用一個“爛草莓獎”來表明對問題頻發的盒馬的態度。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