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名表殿堂里,過去核心業務并非專注于鐘表的奢侈品牌并不具備先天優勢。然而通過一系列對制表具備戰略意義的零部件工廠的投資、收購,愛馬仕(Hermès)鐘表跨入了自主自造的行列。
在愛馬仕鐘表全球總裁Luc Perramond眼里,這樣的戰略既保證了愛馬仕鐘表未來的產量與質量,還能避免大集團的壟斷。未來,Luc Perramond認為,鐘表將是愛馬仕集團增長的重要引擎。
而在增長更為迅速的中國市場,Luc Perramond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透露,未來愛馬仕鐘表在中國市場新開銷售點不會多過幾家,并且要控制海內外價差在20%以內。
鐘表:愛馬仕增長的重要引擎
日報:近幾年中國富豪對高端腕表的青睞已慢慢超越珠寶和藝術品,這點是否亦在愛馬仕鐘表在中國市場業績的增長趨勢上有所表現?
Luc Perramond:2009年至今,愛馬仕鐘表在中國的增長是整個愛馬仕公司在中國增長的五倍,特別是2010年和2011年表現得尤為好。我想最主要是因為愛馬仕這個品牌受到尊崇,這為我們的增長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另外,對于鐘表來說,我們的產品不僅僅是專業制表的技術呈現,更融合了其他傳承的頂級工藝,如皮革制作、琺瑯、精雕、高級珠寶鑲嵌等,這為我們的鐘表產品增添了價值,被消費者所接受。
日報:與核心業務專注于鐘表的制表世家相比,您覺得鐘表業務在多元化的奢侈品品牌中所起的作用與地位是什么?
Luc Perramond:愛馬仕涉足鐘表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鐘表是愛馬仕除馬具、皮革以外最早涉足的產品行業。這是因為愛馬仕家族成員都是鐘表的愛好者,出于愛好的熱忱,這些鐘表首先是很美的,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愛馬仕又作出了一些貼心實用的創意。
對于愛馬仕而言,鐘表是根植于品牌本身的傳統的,我們是唯一一家自產皮表帶的鐘表公司,因為皮革是愛馬仕的傳統,為此我們也在皮表帶的制作上注入了很大的資金。
目前鐘表銷售占整個愛馬仕集團銷售的5%,在未來的趨勢中,我們看到鐘表將是集團增長的重要引擎,有著巨大的潛力,銷售比重會進一步上升。
頻頻投資收購 保證未來
日報:奢侈品品牌的鐘表產品要在世界名表殿堂里取得一席之地,該如何獲取和鞏固競爭優勢?
Luc Perramond:要在專業制表領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認為有兩個方法,首先要將品牌的價值、工藝、創意融入產品中表達給消費者。所有的傳統制表都專注于對精準度、復雜功能的無極限的追求,但是我們希望能用創新的思維將傳統的高級制表技術帶給消費者。比如2011年獲得大獎的“Arceau時間暫停腕表”,提倡追求時間的質量而并非數量,這在基于傳統的高級制表技術上將我們在哲學高度上對時間與生活的思考表達出來。
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品牌的獨特性。愛馬仕是非常多樣化的品牌,有超過16個部門的產品,這些部門的創意總監會經常聚在一起交流,這能迸發出許多靈感,在創意上給大家帶來新的變化,要一直保持這樣的創作力。
日報:愛馬仕鐘表過去進行了不少投資與并購,能否談談愛馬仕鐘表為增強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戰略?
Luc Perramond:如果我們要在鐘表行業長遠發展背后要有強大的信心和計劃,一直以來我們也在努力。2003年起,愛馬仕鐘表開始與知名的機芯廠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結盟,設計及研制自己專用機芯。
到2006年我們正式入股上述機芯廠,目前已擁有25%的股份,以進一步鞏固及加強機芯制作能力。前兩年我們又入股了制造表殼的工廠,去年我們完全收購了一家表盤工廠,現在對于鐘表制作而言有著戰略性意義的重要零部件產品我們已經能完全做到自主自造。
我想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保證將來重要零部件的供應,保證了未來我們的產量,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同時也能自主控制質量,并且也避免了大集團的壟斷。
放緩步伐 控制價差
日報:如您所說,一系列零部件的自主自造為愛馬仕鐘表保證了未來,那么能否透露下將來愛馬仕鐘表的產量較過去是否會有變化?
Luc Perramond:產量肯定是比原來要提高很多,畢竟從2009年開始我們的鐘表銷量全球每年平均保持20%的增長,中國市場的增長更為迅速,這對產量是有要求的。未來我們希望銷量仍舊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同時要強調的是,所有產品數量上的增長并不是愛馬仕的追求,收購工廠的目的也在于對產品的質量有所控制,我們要增長的是我們的價值。
日報:未來愛馬仕鐘表在中國市場的拓展計劃?
Luc Perramond:愛馬仕鐘表在每家愛馬仕精品店內都有相應的區域,另外一條線就是和各地區域的經銷商合作的,未來愛馬仕精品店每年不會超過一兩家的增長,開店計劃會放緩,愛馬仕鐘表也采取相應的措施,一年新開的銷售點不會超過幾家,不想冒不必要的風險,主要是把現有的基礎打實。
日報:2012年奢侈品中尤其是腕表產品的海內外差距進一步拉大,甚至達到40%之多,這樣的高差價對于奢侈品牌而言是否會造成一些影響?還是在奢侈品牌看來其實不太在意消費是在哪里發生?
Luc Perramond:我們盡量保持中國內地和香港、歐美地區的價格差距在20%以內,這是由于進口稅、增值稅等稅率引起的,如果價差達到40%我相信大家沒辦法消化,我們要盡力將價差控制在20%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