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個新興的移動城市,但它在零售業發展的深圳速度絕對稱得上全國第一。除了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弱于廣州外,在業態結構、公司質量、品牌影響等方面,它都超過了廣東的老大——廣州。深圳零售業的30年,是充滿激情、勇氣和夢想的30年。深圳商業從上世紀80年代單一、追求大而全的百貨商業模式漸漸發展成為以便利店、超市、大賣場、百貨、shoppingmall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商業實體。在這30年中,深圳商業格局紛紜復雜、氣象萬千,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自東向西逐漸形成百花爭艷局面。在業態上,深圳商家已自發地走上了行業細分化、經營特色化的道路;在戰略上,眾多商業機構紛紛走出深圳,在全國進行收購擴張,甚至以上市融資的手段去加快企業規模經濟的速度。潮起潮落之間,深圳商業已完成華麗轉身與蛻變,在新的機遇來臨之前再次做好揚帆的準備,去尋找更為廣闊的藍海。
深圳零售放低身段:需求決定一切
王先慶教授認為正是由于深圳人強大的消費需求與欲望,才造就今天商業呈現繁榮的局面。“它跟其他城市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它的需求長盛不衰,而且由于結構不穩定,因此沒有太多的規律性,從而成為商家改革的實驗田。外資企業沃爾瑪、百佳是從深圳走向全國的,而本土企業人人樂、華潤萬家、新一佳等也是在深圳取得成功后,才將這些寶貴的經驗用在不斷的版圖擴張上。從這個層面來看,深圳零售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來自消費者永不滿足的消費欲望。”
通過資本的手段帶來經營規模上的擴張,成為了零售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在王先慶教授看來,資本是否雄厚對企業進行規模經濟會產生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業通過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在商品價格上會處于相對主動的地位,另一方面,企業通過規模化經濟,打造屬于自己的產業鏈,減少上下游供應商對自身的擎制,擴大話語權和影響力。說到底,資本的擴張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